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袁婷婷

六安市人民医院骨科四病区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骨科四个病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80例,共计320例手术患者发放疼痛调查表,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叠加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3d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促使其身体恢复,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四肢创伤骨折:疼痛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近些年来国内建筑业与交通业的飞速发展,四肢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呈逐年上升趋势[1]。为了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尽早康复,手术治疗是普遍被应用的干预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骨折术后患者会伴有疼痛,若是处理不得当,就会对其生理及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情智障碍的发生,提高治疗的难度性。本次研究,通过将120例四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并向其中一组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骨科四个病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80例,共计320例手术患者发放疼痛调查表。对照组:男90例,女70例;年龄6~70岁,平均年龄(38.25±5.5)岁。观察组:男86例,女74例;年龄8~71岁,平均年龄(40±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经核实,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予以其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将于四肢创伤骨折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由于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在术后其功能恢复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及恐慌等不良情绪,对预后带来影响。故护理人员应究其原因,并通过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时消除;除此以外,护理人员还应当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通过鼓励与关心,在缓解其不良情绪的同时,能让患者感觉到受到重视;护理理念要充分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耐心细致的回答患者的问题,尽量满足其合理需要,消除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隔阂感,帮助患者建立一颗正确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的进行;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多给予患者细致的照顾与鼓励,均有利于消除不良心理。

1.2.2健康宣教

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其自我护理,告知成功病例,以提升患者对治愈的信心。

1.2.3观察病情

通过对患者患肢的感觉、活动及末端血运,及时掌握患者的主观感受,若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同时采取对应处理措施;术后需加强观察患者患肢是否存在肿胀,若有则需要根据医嘱予以消肿,应防止深静脉栓塞的情况发生。

1.2.4饮食指导

术后告知患者需要选择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应避免食用煎炸、油腻的食物,注意摄入营养的均衡,每日定时进餐,每餐的餐量要适宜,避免过饥或是过饱。

1.2.5疼痛护理

(1)疼痛评估:患者术后回病房,采取去枕平卧,抬高患肢,给予心电体征监护及补液护理,采取VAS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让患者主诉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对表述不清的患者,可用手触摸疼痛部位,让患者回答有无疼痛,对疼痛症状详细做好记录,利于病情诊断。

(2)、早期镇痛:骨折部位往往血运丰富,与神经系统相联,剧烈频繁的疼痛的加重患者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情愈合。因此镇痛措施越早越好,术中应采取自控性镇痛泵,术后加强自控性镇痛护理,密切观察自控性镇痛泵运转正常,检查有无导管脱落,药物剂量是否不足,对异常情况立即处理,保证镇痛效果。

(3)、多模式镇痛:将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可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或非甾体类、弱阿片类镇痛药,发挥镇痛的协同或相加作用,降低单一用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提高对药物的耐受性,加快起效时间和镇痛时间。

(4)、个性化镇痛: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及肿胀情况,采取局部冷敷,用冰袋包裹在干毛巾中对局部进行冷敷,每天3~5次,每次半小时左右,降低患者神经敏感顺应性,也利于缓解局部出血及肿胀情况。另外可采部患肢周边皮肤按摩,增加血液循环。还可采取音乐疗法、播放影视,指导患者阅读,转移其疼痛注意力,达到缓解疼痛。

1.2.6功能锻炼

术后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康复锻炼,在早期运动量不宜过大,训练以关节的伸缩为主,后期逐渐提升运动的强度与时间。同时,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促进其血液循环,有利于恢复。对于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应该指导其使用拐杖,加强步态的训练,直至患肢逐渐恢复后,适度做负重行走的训练。

1.2.7出院指导

出院之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相应锻炼方式及其重要性。同时登记并整理患者的资料存档,定期做电话随访,掌握其恢复程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应用NRS数字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在术后返回病房时及术后1-3d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则代表疼痛程度越明显。对两组手术患者发放疼痛调查表,实施前:2016年10月15日-12月16日,实施中:2017年05月15日-07月16日,实施后:2017年10月15日-12月16日,计算疼痛满意率,满意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SPSS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时间节点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将两组术后返回病房的疼痛程度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将两组在术后的1-3d的疼痛程度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详情见表1。

3讨论

骨折指的是骨头或是骨头结构存在断裂或部分断裂,多为意外损伤,患者常发生一处或多处骨折[2]。四肢创伤骨折的部位为上下肢,由于事发突然,应及时诊断并采取处理,如若不然就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残疾[3]。在目前,手术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的最佳手段,虽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术后患者仍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加强重视。

术后导致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疼痛的因素较多,其中较为主要的有手术、麻醉及自身等[4]。由于疼痛具有主观性,因此与患者相关的因素对术后疼痛的出现与其程度的影响占据着较大比例。患者有镇痛的权利,医护工作者也有着改善患者疼痛的义务和责任。与医生相比,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位置更为接近,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有着重要的作用[5],而护理质量的提升,能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促使患者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促使其身体恢复,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黄玉婷.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6):124-125.

[2]穆秋红.综合护理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270-271.

[3]于明媛,田彦.综合护理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223-224.

[4]刘晓磊.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9):1152-1154.

[5]龙迪,彭贵凌,杨志农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4):383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