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例新生儿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126例新生儿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治疗体会

廖守幸

广西蒙山县人民医院眼科546700

【摘要】目的:探讨126例新生儿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26例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共144眼,所选取患者均采用按摩及泪道加压冲洗法给与治疗,未愈者则采用冲洗式泪道探通法予以治疗。结果:126例患儿144眼治愈128眼,11例16眼探通冲洗不通畅,仍存有溢泪及眼睑肿胀,家属紧张转上级医院治疗,总治愈率为88.89%。结论:针对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对其早期就诊、治疗及行安全有效治疗方法,乃是治愈此病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泪道阻塞;效果

先天性泪道阻塞乃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发病因素为先天性泪道发育异常,而泪管下口出现上皮碎屑堵塞或被膜组织封闭泪道乃为多加致病因素。新生儿泪道阻塞,乃是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早期表现,常易误为新生儿结膜炎[1]。故此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26例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26例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共144眼,其中男患儿为男58例66眼,女患儿为68例78眼,其中单眼为108例108眼,双眼为18例36眼,年龄区间为21d~1岁4个月。

1.2方法

1.2.1按摩及泪道加压冲洗法

每日均用拇指经泪小管至泪囊位置,而后则至鼻腔方向,就患儿泪囊区开展连续且有节奏加压按摩操作,按压10~20次/回,2~3回/d,直至不存在黏液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益处为止。需将此法教于患儿家属,让患儿家属于每日实施按压,3回/d,同时采用生理盐水,于每间隔2d就泪道实施冲洗,且采用抗生素眼液滴眼道实施治疗。当开展泪道加压冲洗法时,先辅助患儿行仰卧位,固定患儿四肢及头[2],将浓度为0.5%地卡因滴入结膜囊内,以此作为泪点麻醉及内眦结膜。采用扩张器将下泪点扩张,完成后,采用4.5号皮试针头,经自制改造成泪道冲洗针,而后将此针从下泪小点处,向泪小管内实施插入操作,于同时将泪小管按住,并将冲洗液推入,促使药液冲破阻塞相应残膜,畅通泪道。结膜炎治疗则将浓度为0.1%羟苄唑眼液予以滴入,3次/d,并对泪道连续冲洗及按摩,持续治疗1~2周。

1.2.2冲洗式泪道探通法

于治疗床上,将泪道阻塞患儿予以平卧,患儿家属辅助固定其四肢,一助手则用双掌将患儿头部给与固定。采用浓度为0.4%奥布卡因滴眼液实施滴眼操作,持续2次,而后实施内眦结膜以及泪点麻醉操作[3]。运用锥形泪点扩张器,将泪小点实施扩张操作。选用泪道针头将泪道实施冲洗,且冲净浓汁。然后采用可用于冲洗探通的相应5号空心泪道探针,然后将其与注射器相连接,注射器内装有1mg地塞米松、500U糜蛋白酶及1万U妥布霉素,进针位置为上泪小点,并于垂直方向想下泪小点实施插入操作,深度控制于1.0~1.5mm,而后则向鼻侧实施水平推入操作,长度为6.0mm,值能触及泪囊内侧骨壁为宜。而后则将探针向后抽出,距离为1.0~2.0mm,然后则向垂直向下实施转入,如若探针顶端,已经至鼻泪管下端相应戳破下口,即为Hasner瓣,则可实施注液冲洗操作,则可见到患儿吞咽动作或水于同侧鼻孔处出现,则表明泪道已然得以畅通[4],而后则将探针缓慢拔出,此时仍需进行边冲洗泪道,直至探针完全拔出为止。术中所采用清洗液剂量,则应随着患儿大小给与适当控制,即为1~4ml完成手术后,则采用抗生素眼液实施滴入操作,持续5~7d。

2.结果

126例患儿144眼治愈128眼,11例16眼探通冲洗不通畅,仍存有溢泪及眼睑肿胀,家属紧张转上级医院治疗,总治愈率为88.89%。

3.讨论

新生儿泪道阻塞多数是由鼻泪管下端开口先天性膜组织封闭或上皮碎屑堵塞所致,少数可能是骨部狭窄或鼻部狭窄、畸形所致,有报告滴药和按摩的治愈率为0.5~5%,泪道冲洗治愈率为0.6~38.1%[5]。一次性探通有效率为75%,还有25%的患儿需行二次探通。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医疗环境中,我们每做一项操作必须谨慎、规范、到位。本组病例对于小一个月的患儿,首先姑息治疗,冲洗结膜囊分泌物,滴用抗生素滴眼液,按摩泪囊区,虽然保守治疗效果差,但不宜过早行泪管冲洗,更不能过早行泪道探通。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患儿已大于一个月或一个月以后再来就诊的新生儿泪道阻塞的患儿,我们采取由眼科专科护士固定患儿身体及头部,取头稍后仰卧位,用透明质酸钠带斜面的针头行泪道冲洗,便于针头进入泪小管,并不易损伤泪小管。对于大于6个月患儿冲洗前应用丙美卡因表麻后再进行冲洗。于连续2次冲洗不通者,待患儿3至4个月后再行泪道探通术。小于6个月患儿由眼科专科护士固定患儿身体及头部进行泪道探通,不需表麻。因表面麻醉药会引起角膜上皮水肿,操作时易损伤角膜组织。大于6个月就采取表麻+专科护士固定下进行探通。通过临床验证认为泪道探通时,如果在全麻或冬眠下进行,不利于观察患儿的吞咽动作,也不宜注药冲洗,易发生并发症。并却家长难接受,麻醉前准备工作烦琐,麻醉师不乐意进行麻醉。因此,本文病例在专科护士固定患儿或由专科护士固定+表麻下进行治疗,有利观察,且安全、简单、易行、有效。

新生儿先天性泪阻塞为眼科门诊小儿眼科常见病,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掌握娴熟的手术技巧,行泪道冲洗或泪道探通术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孙菁.126例新生儿黄疸应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0):79-80.

[2]袁建富.空气推注及自制探针在新生儿泪囊炎应用中的相关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35):107-108.

[3]张群,蔡晓华,左炜,等.新生儿泪囊炎126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3,9(6):346-347.

[4]刘萍,易佳胜.采用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不同月龄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观察[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2(5):475-476.

[5]陈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26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09,7(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