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谢谢

长沙医学院410200

摘要:目的:研究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校附属医院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患者90例进行研究,对这90例肺栓塞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3例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进行治疗,57例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按照其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是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对这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尿激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8%,瑞替普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0%,瑞替普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明显的高于尿激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比较这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发现瑞替普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的好于尿激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时候即可采用瑞替普酶溶栓也可以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但是瑞替普酶溶栓的治疗效果明显的好于尿激酶,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加大推广

关键词:肺栓塞;呼吸内科;瑞替普酶溶栓;尿激酶

肺栓塞是一种由于内源性或是外源性栓子堵塞肺部动脉或者其分支所引起的肺部循环障碍综合征,对人类的健康有着严重危害。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肺栓塞的重视程度普遍的不高,主要是因为肺栓塞的患者分布相对分散不具有区域性,其临床表现也没有比较显著的特异性以及其进行诊断需要较高水平的诊断设备[1]。近年来,人们发现肺栓塞的发病率正在逐年的上升,如果患者诊治及时并在早期就接受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与方法

1.1病人的基本情况:随机抽取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到我校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患者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3例瑞替普酶组,57例尿激酶组。其中尿激酶组中男患者37例,女患者20例,年龄在44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0±1.7)岁;瑞替普酶组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12例,年龄在43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2.4)岁。以上所研究患者的诊断标准完全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标准。另外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以及病情等方面的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1.2治疗方式。首先对这两组病人都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然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向瑞替普酶组的病人注射一支18毫克的瑞替普酶以及15毫升的生理盐水,将整体注射的时间控制在大于2分钟内完成。针对尿激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向患者的静脉滴住150万U的尿激酶以及100毫升的生理盐水,向患者的静脉持续滴注2小时。在对这两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向其皮下注射5000U/(次?12h)d的低分子肝素钙,连续进行7天的注射[3]。

1.3评价治疗效果:观察这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应指标的变化。首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表现没有任何的改变,甚至是病情加重或者是出现了死亡的情况评定为无效治疗。其次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以及体征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评定为有效治疗。最后是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了,评定为显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采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版本的软件对相关的数据加以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对比这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瑞替普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50%,尿激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则为87.8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格一[4]。

2.2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经过治疗后这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呼吸频率都有显著的下降,但是PCO2和PO2都有所升高。瑞替普酶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期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发现瑞替普酶组病人的各项临床指标都明显的高于尿激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由于肺栓塞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而且不具有典型性,因此在临床诊断治疗中,除了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外,还可以利用实验室以及影像学进行检查,从而为肺栓塞患者的诊断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肺栓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没有进行及时治疗的话,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因此患者一旦经过临床检查被确诊为肺栓塞患者的时候就要立即住院并进行及时的配合治疗。一般的治疗过程如下,首先一旦被检查出是肺栓塞患者或者是被高度怀疑是肺栓塞患者的,就要立即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5]。同时为了有效的避免栓子出现再次的脱落,要求病人要一定要保持卧床的体位。如果患者有胸痛现象的出现则要立即进行止痛治疗。如果病人有焦虑或者是惊恐的情绪,可以对其注射镇静剂。针对有低氧症状的病人则通过面罩或者是鼻导管让病人吸入氧气。患者出现呼吸严重衰竭的时候,则要采用气管插管的形式对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是可以同期进行的,因此不要将气管切开,从而有效的确保患者不会出现大量失血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于新淼.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方案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7):90-91.

[2]刘敬才.关于肺栓塞的呼吸内科临床诊治方法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64.

[3]王保龙,刘彦玲,马莹,等.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诊治方法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82.

[4]陈锦平.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诊治方法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5):106-107.

[5]刘霞.分析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诊治方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