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平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平台

徐秀招

广东省蕉岭县田家炳实验中学徐秀招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是《地理课程标准解读》的基本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进行新课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我认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平台。

一、什么是开放式教学平台

开放式教学,是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可以说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它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二、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但学校环境存在一定的封闭性,造成学生的学习空间狭隘、学习时间不充分、学习内容单调等问题。而地理学科除“综合性”和“地域性”两大特点外,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地理学科的开放态势使地理课程具有一种显著的开放态势。

三、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平台的措施

(一)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开放。

开放式地理课程的实施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有的教师习惯了以往的课程模式,总感到“如今的课程无章可循”。有的教师意识到开放式地理课程对学生发展非常有利,但不知怎样把握。因此,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做到:

1.转变观念,成为学习型、学者型的教师。教师不能单靠一块黑板、一支笔和一本书,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等,如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上课。

2.要精讲多练,放出时间,留出空间,让学生当堂消化。根据地理科特点,教学中一定要精讲多练,充分利用地图,分析地图,掌握因果规律。通过识图教学、讲练结合、展示才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与学的双赢。

(二)地理课程内容要有开放性。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他们不再是“井底之蛙”,而是见多识广的群体。面对“知识爆炸”的挑战,地理课程内容的封闭状态被彻底打破,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来源于发展中的地理学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学生自身经验与地理学习活动本身。也就是说地理课程内容要有开放性,要与时俱进。

在对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

1.地理课程内容应与生活密切。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教学也不应脱离生活。地理课程内容应向学生提供与他们生活及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能力,为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各地的衣食住行及风土民情是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的反映。如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宽松的长袍,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民居方面,西南地区的高架屋、北京的四合院、客家的土楼。这些都说明生活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知“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寻找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并利用已学知识和能力去解释地理现象,形成更高的地理能力,从而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理念和目标。

2.地理课程内容应与大自然贴近。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远离大自然,造成学生的学习空间狭隘,应用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当今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新形势。因此,教师应树立“天地皆书卷,世界即课程”的广义课程观。我们身边就有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和利用,可以使地理教学生动有趣。

(三)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要有开放性。

教学模式的开放性是开放性地理课程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只要有利于学地理,各种教学模式都可以在课程中应用。针对不同目标,选择相应的学习形式,如问题研究、实验操作、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2011年日本发生9级强震并引发海啸,电视、报纸都在报导,同学们都非常关注。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分组写小论文:如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收集有关日本福岛核辐射资料,说说核辐射如何危害健康?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核辐射?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还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要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要特别注意“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学校教育只是个人成长中的一部分,分数不能评价和判定将来,要多方面开展评价工作。但是,我国传统的地理评价习惯于一张试卷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数就代表了学习结果。这样做,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忽视了过程的评价。我们要改变教学评价中过分强调以分数论成败的评价机制。如学习了一单元后,允许学生绘制一幅地图或制作一件学具或写一篇小论文。这种评定实践,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学生都有很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对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认为在当前新形势下,地理教师一定要努力学习和探讨新课标的各种新理念、新举措,积极构建开放式的教学平台,使新课标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真正贯彻执行,使地理课程改革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