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医院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新形势下我国医院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顾乡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5)

【摘要】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实践管理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群体文化,主要体现在规章制度、价值观念、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行为方式等方面,其对医院的发展定位、管理水平乃至整体医疗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优良的医院文化打造医院品牌、提升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已成为医疗行业的共识,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了解我国医院文化建设现状并进行分析,积极探寻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路,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我国医院文化建设;现状分析;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310-02

医院文化是医院党政管理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等工作人员在医疗行为及与之有关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是在日常医疗与行政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系统,与医院的环境条件、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以及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责任感、认同感等具有直接联系[1],也是现代医院凸显自身优势和获得发展动能的强大竞争力。

当前,我院也步入大发展时期。2015年,医院改扩建项目被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如何让医院未来发展更好,如何借助改扩建的契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打造医院文化品牌也成为院内工作的重点。本文笔者拟通过对目前我国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发展思路与意见。

1.我国医院文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医院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近年来人文医学的应用与推广,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人员与医务工作者开始重视医院文化的建设,并努力将医院文化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医学的血脉与医务人员的精神家园。因此,医院文化建设需要考虑当前的医院发展实践和文化建设实际,并将现代人文医学的观点与之糅合,引导全体医务人员与广大患者的精神意识与价值观念,将潜在的文化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实践行动,最终达到医务人员以从事医疗工作而荣、患者充分信任医生的和谐理想境界。

2.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涵

医院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医院文化单指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理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等[2],即医院软性文化。随着对医院文化建设的不断探索和认识的不断完善,医院文化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医院内的医疗设备、医院建筑、医院环境、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效益等客观有形的物作为硬件文化被纳入到医院文化的范畴,形成了广义的医院文化。本文将以广义的医院文化内涵作为讨论基点,探索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向与思路,为更好建设医院文化、打造医院文化品牌提供建议与参考。

2.1优化硬件设施建设

医院文化依赖于医院这一客观存在,医院文化的彰显、传承、发扬也需借助硬件设施这一重要载体。因此,提升医院的硬件设施,能够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2-3]。

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医疗水平与文化硬件三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医院建筑、医院环境、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水平以及医院效益等方面。

首先,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从医院建筑外观室内的视觉效果、绿化水平的效果、院内通道的设计、公共区域设施的陈列到医院规模的设定、出入口的选址、功能区的分布、就诊流程的规划等,都是最直接的感官接触与文化外显。要把好医院文化建设第一道关口,把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成医院文化的一张“亮眼名片”。

其次,提升医疗业务能力水平。第一,引进高效设备,为诊疗工作开展提供硬件保障。随着医疗设备领域研发的创新与进步,医疗设备也不断更新。要牢牢立足于医院定位和发展规划,根据成本-效益最优原则,选择引进与诊疗活动相适宜的医疗设备与医疗器材。第二,强调外引内培,注重人才,打造梯队合理、精益求精、潜心从医的医疗“工匠”团队。尤其是更要注重院内人才的自我培养。卫生技术人员有着培养周期长、知识更新快、心理需求强的特点,要合理利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管理方法,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卫技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降低人员流动性,增强归属感与价值体验。第三,狠抓医疗质量,科技兴院,让医疗技术成为医院文化中的亮点。各临床医技科室要立足于医疗卫生法律规范、本专业的诊疗技术常规等规范性文件,狠练技术,打实基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使业务能力和水平实现从有到优、从优到强、从强到精的进阶式发展。同时通过多种医疗质量管理手段,如全面质量管理(TQC)、质量环(PDCA循环)、品管圈(QCC)、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等,分析落实情况,明确改进方向。另外,通过与区域内知名医院、专家的业务合作共建,拓宽思路,汲取经验,实现更快地进步。

最后,优化文化硬件设施,让文化有立身之所。如建立医职工专有图书馆、宣传栏、公共区域电子屏、候诊区布置等,为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提供平台与渠道。利用新型的管理方法,如品管圈活动、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环、绩效平等方法,进行职工的工作与生活文化建设。

2.2提升软性实力内涵

软性实力是指医院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理论、价值观念、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等,是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隐性内容,却也是最为凝练的内核,也是最难以把握的环节。

第一,完善医院制度体系,包括工作规章和行为准则等。通过严密、合理、有序的制度体系体现医院文化的实质与内涵,用外部规范约束工作流程与人员行为,从而将制度逐渐内化为工作人员的自我要求,展示医院工作人员良好的精神面貌与行为操守。

第二,举办多样文化活动。一般主要聚焦于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如朗诵、歌咏、球类比赛、联欢会、户外拓展、阅读分享等,不但增加了医院职工业余生活丰富程度,还能提升医院职工整体向心力,让职工在多方面更获归属感与认同感。新时代医院的文化活动还可以将视线投入到社会义诊、公益讲座、“无偿献血”、“爱心结对帮扶”、惠民活动、志愿服务等,让医院之外的人群更多地参与到医院文化的活动中来,提升医院的整体道德文化形象。如我院设立了“市民开放日”,邀请周围居民走进医院、了解医疗流程、知晓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通过这种医患对话平台的搭建,更好的融洽医患关系。

第三,多元传播渠道。文化传播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形成自身文化特色,因为医院文化的外向传输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之一。通过文化传输、传播使外界知晓医院的服务质量、诊疗优势等,向全社会积极推广医院,提升医院的知名度与认知度。电视、纸媒是传统的医院文化输出方式,医院应重视与当地媒体的合作,通过电台、电视宣传医院文化精神。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展示医院发展理念、医疗信息的重要平台[4],对促进医院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故也应积极开发使用。

3.结语

医院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未来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这是现代医院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夯实硬件设施建设,提升文化软性实力,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平衡、相互转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文化,将医院凝聚为统一有序的整体,实现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为构建“以患者为中心”、医患信任、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前景提供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周良胜,陈侠.新形势下的医院文化建设[J].中国医学人文,2016,2(9):10-13.

[2]崔彦.新形势下军队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9):858-860.

[3]陈起坤,颜楚荣,陈卓琦,等.新形势下我国医院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17-20.

[4]曲如瑾.新形势下专科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5):68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