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萍

李萍河南省汤阴县一中

摘要: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现如今大多数高校阅读课并没有为老师和学生达到这个目标提供令人满意的条件,因为几乎没有老师使用交际教学法。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推崇。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集中于执行任务,就是通过使用语言来完成开放性的任务来学习语言。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才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形势、新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课标改革。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进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我国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切实提升学生们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摆在高中英语教师面前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的任务型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在整个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情景、协作活动、会话等,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得在阅读过程中特有的情感体验,在与同学的交流合作中逐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使自己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更加积极,逐步形成与实际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师生关系更加密切的学习氛围。

二、任务型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步骤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活动的具体表现,并依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分类,然后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设计,逐步形成灵活且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多元教学目标的权衡、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阅读层次与学习任务的组合、课堂教学的评估与反思等。实际上就是基于交往教学理论,教师根据学生将要阅读的内容,依据学生的实际确定目标和任务,并把这些目标和任务灵活地贯穿在阅读前、阅读过程中、阅读后三个阶段当中,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主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教学活动的中心,我们所用的教材就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中介和依托,通过学生们的交流活动和具体实践掌握英语阅读的相关技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任务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三步:一是阅读前。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排除语言方面的障碍。二是阅读中。这个阶段主要是设计一些活动或者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在完成目标任务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三是阅读后。在这几个阶段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更高层次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并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是当地拓展知识面。

三、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首先,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各种活动的开展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不能为了形式而不切实际地开展活动。其二,任务设计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脱离生活的活动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比较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其三,活动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发展和提高其语言使用语言的能力。其四,教学活动中的任务设计应呈阶梯式。根据对任务复杂度界面的理论分析,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而是系统的、连续的。所以任务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逐渐呈现给学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简单的输入材料,可以适当增加活动的复杂性;对难度稍高的输入材料,可以设计成由易到难、呈阶梯式层层推进的任务链。最后,任务设计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倡导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中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因此,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师生的交互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

总之,在“任务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任务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学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创新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