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分析

高媛

(双鸭山矿业集团双矿医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分析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均行T2WI-TSE序列、SWI序列扫描,比较两种序列扫描后结果及铁环征、直径大小。结果:本组行SWI序列扫描检出量比T2WI-TSE序列高(P<0.05);SWI序列铁环征率比T2WI-TSE序列低,且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平均直径比T2WI-TSE序列大(P<0.05)。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经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具较高价值,可提高血管瘤检出率,且影像学特征明显,诊断敏感性高。

【关键词】MR;磁敏感加权成像;脑海绵状血管瘤;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029-02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作为一项磁共振新技术,其通过各组织间的磁敏感差异性,从而呈现图像比对,继而可明显的呈现血液代谢物、静脉结构与铁质沉积图像[1]。本研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以分析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男女比例34∶42,年龄25~69岁,平均(48.63±10.32)岁,临床表现:头疼24例,头晕12例,癫痫8例,运动障碍8例,感觉障碍4例,语言障碍4例,视觉障碍4例,无明显症状12例。本组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或手术确诊,无恶性肿瘤、血液或精神疾病等患者。

1.2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3d后行MRI扫描,采用GE64排CT和GE光纤1.5T核磁共振检查仪器,头线圈8通道,取仰卧位,先行序列T2WI-TSE扫描,再行SWI序列扫描。T2WI-TSE序列参数:TR=4050ms,TE=103ms,层厚6mm,层距1mm,矩阵=384×384,FOV=240×240;SWI序列参数:TR=49ms,TE=40ms,激发角20°,矩阵=320×320,FOV=240×240,层厚2mm,NEX=4。记录扫描数据,由3名资深专家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χ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两种序列扫描结果比较

本组行T2WI-TSE序列扫描显示共324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分布于颞叶56处(17.28%),枕叶36处(11.11%),额叶68处(20.99%),顶叶52处(16.05%),基底节56处(17.28%);SWI序列扫描显示共1136处,主要分布于颞叶272处(23.94%),枕叶192处(16.90%),额叶172处(15.14%),顶叶124处(10.92%),基底节180处(15.85%)。SWI序列扫描检出量比T2WI-TSE序列高(P<0.05)。

2.2本组行两种序列扫描的铁环征、直径比较

本组铁环征显示中,T2WI-TSE序列占71.69%(232/324),SWI序列占4.79%(96/1136),SWI序列铁环征率比T2WI-TSE序列低(P<0.05);本组行T2WI-TSE序列、SWI序列扫描的直径分别为(7.54±0.22)mm、(13.56±0.61)mm,SWI序列扫描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平均直径比T2WI-TSE序列大(P<0.05)。

3.讨论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发于脑内任何部位,其中幕上较多,其次为基底节、丘脑及大脑皮层等位置。病理学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是由血管窦导致,因血管窦壁内纤维无弹力且肌层平滑,导致血流较慢,易发生血栓或出血,故病灶周围可沉积含铁血黄素、增生胶质,引起脑组织水肿[2]。

为提高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率,本院对收治的76例患者分布采取T2WI-TSE序列、SWI序列扫描,结果显示:SWI序列扫描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检出量比T2WI-TSE序列多,其表明SWI序列诊断该疾病的敏感性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为:SWI序列可按血氧效应及组织间磁敏感性的差异性形成组织成像,通过借助长回波时间、全流速补偿,以提高空间高分辨率,有效重建三维以便观察[3]。此外,SWI序列可清楚看到脑组织内的静脉血流、血红蛋白代谢物、铁质沉积等,在SWI影像图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扫描呈现均匀低信号、混杂或围绕混杂低宽信号,前者无血栓或出血合并的典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若为血栓或增生纤维,则呈现混杂信号;若伴有出血,且具含铁血黄素沉积,则呈低信号环[4]。所以,在诊断体检小、无出血或血栓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SWI序列扫描是一种精确的诊断技术。

同时,研究结果显示:SWI序列铁环征率比T2WI-TSE序列低,SWI序列扫描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平均直径比T2WI-TSE序列大,其说明SWI序列可采取薄层持续扫描,提高空间分辨率,观察到多个相位的病灶图像,进行数值测量。考虑到SWI序列具明显不均匀磁场敏感性,可提高静脉血流、血液代谢物的敏感度,因此,其在扫描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灶直径比T2WI-TSE序列大[5]。但鉴于两者成像原理差异,T2WI-TSE序列的组织分辨率更高,图像更清晰,对比组织差异显著,因此其在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时,可呈现较多的铁环征,比SWI序列显示率高。

综上所述,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具较高诊断价值,通过SWI序列扫描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呈现清晰病灶影像学特点,具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孟淑萍,郭丽君,王霈,等.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8):916-918

[2]王亚男,张体江,刘衡,等.脑海绵状血管瘤3.0T常规MRI与SWI对比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4):464-468.

[3]孔令伟,张跃海,高源统,等.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83-85.

[4]陈颖.1.5TMRI-SWI序列对桥脑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6):26-28.

[5]张继,赵小二,吴慧,等.MRSWI在脑微出血及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