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验粪便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1

联合检验粪便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韩翠

韩翠

(大理州南涧县人民医院;云南大理675700)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诊断中运用粪便检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患者65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99例为对照组,均行肿瘤标志物和粪便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A724、CA199、以及CEA含量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粪便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结、直肠癌换在这肿瘤标志物+粪便检验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粪便检验、结、直肠癌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091-01

结直肠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并且大部分患者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不容易被察觉,待到确诊时,已经为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1]。当前在诊断结、直肠癌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肿瘤标志物、直肠指检、影像学以及粪便检测等,但是不同方法的准确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本文对粪便检验+肿瘤标志物运用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再选择99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33-76岁,平均(54.3±14.5)岁,其中26例为女性、39例为男性,疾病类型:30例为结肠癌、35例为直肠癌;对照组年龄34-78岁,平均(54.5±14.6)岁,其中45例为女性、54例为男性。两组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无区别(P>0.05)。

1.2方法

1.2.1粪便常规检验

按照常规方法,采集粪便标本,检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流程,注意描述粪便的性状,对有无黏液便、血便以及粪便变细等情况进行记录,并且运用上奥林巴斯显微镜进行涂片检查,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行隐血试验。

1.2.2肿瘤标志物检测

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两组3ml空腹静脉血,以3000r/min转速进行10min离心处理后,对血清进行分离,运用蓝怡AIA_2000ST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生产厂家:上海蓝怡科技有限公司)检测CA199、CA724和CEA,运用原装进口试剂。

1.3判定结果

根据操作说明书判定粪便隐血试验结果,并且CA724的正常范围为0-6U/ml,CA199为0U/ml-35g/L,CEA为0μg/L-5μg/L。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5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采用t对组间计量资料比较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粪便检验情况比较

两组的粪便检验结果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粪便检验是诊断结、直肠癌的一种常用方法,虽然具有价格便宜、无创性、标本采集方便等诸多优点,但是在检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患者的主观因素如黏液便、粪便形状变细、脓血便以及血便等描述情况,不利于准确判断病情[2]。癌胚抗原(CEA)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在肠胃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能够分泌进入消化道,在恶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并且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后,因为细胞紊乱,分泌大量的CEA,从而升高血清CEA水平[3]。糖蛋白类原724(CA724)含有2种抗体,能够通过抗体抗原反应对角蛋白8、18以及19进行识别;糖蛋白类抗原199(CA199)作为肿瘤细胞的一种神经节苷脂,也是直肠癌和胰腺癌的一个重要标志物[4-5]。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中,运用肿瘤标志物+粪便检验,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敏感性,也是比较有效和简单的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广武.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2):175-177.

[2]钟原胜,牟绍英.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7):2542-2544.

[3]曹志华.联合检验粪便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5):43.

[4]陈如昌.联合检验粪便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01):57-59.

[5]宋培栋,翟根成.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及CA724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07):1279-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