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吴倩

吴倩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常州213001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8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围术期护理服务工作,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真菌性鼻窦炎;全面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3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389-01

真菌性鼻窦炎属于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类型,发病率较高。目前,功能性内窥镜手术被广泛应用在真菌性鼻窦炎诊疗中,但若忽视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期间护理工作,则会制约鼻内镜手术效果[1]。为进一步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8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8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3.6±3.2)岁。根据护理方法将所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3±3.5)岁,涕中伴血9例,合并息肉7例,下鼻甲肥大4例,眼球轻度突出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1±3.1)岁,涕中伴血10例,合并息肉6例,下鼻甲肥大5例,眼球轻度突出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严格遵照医嘱对其开展护理服务。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术前对患者实施全面身体检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手术潜在风险因素;术前1d,护理人员及时到病房探望患者,向患者和家属介绍鼻内镜特点,讲解手术麻醉方式、麻醉反应,引导患者正视手术风险,消除恐惧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1.2.2术前护理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结合真菌性鼻窦炎专科知识,对患者心理、生理状态进行评估,以此为依据制定护理计划。术前禁食、禁水,做好手术器械准备,促进手术顺利实施;

1.2.3术中护理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过程中若存在术中出血过多现象,则易导致手术医师无法看清患者鼻部解剖结构。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出血量,若出血量超过正常值,则应立即配合医师采取止血措施。例如,采用静脉注射止血合剂进行止血,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1.2.4术后护理术后12h内,严格监视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全身麻醉患者应在完全清醒后6h内取半坐卧位,询问清醒其是否存在不适。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能随意抽出鼻腔内填充物,应于次日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处理,收缩鼻腔的同时对血痂进行清理和吸引。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低鼻腔进行冲洗,充分保护手术创面,避免鼻内粘膜出现粘连。

1.3指标观察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做详细统计学分析。其中,疼痛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级数越大,表明疼痛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18.0统计软件中,数据均采用%表示,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等级、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Ⅰ级疼痛21例,Ⅱ级疼痛15例,Ⅲ级疼痛5例,Ⅳ级疼痛2例,对照组Ⅰ级疼痛5例,Ⅱ级疼痛7例,Ⅲ级疼痛18例,Ⅳ级疼痛13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2.2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鼻腔粘连,1例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7%。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囊泡,4例鼻腔粘连,3例肉芽组织增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7.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472,P<0.05)。

3.讨论

真菌性鼻炎是由多种真菌寄生在鼻腔(会鼻窦)内而引起的感染,可导致患者机体免疫机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针对真菌性鼻窦炎,临床主要采用功能性内窥镜进行治疗,但鼻内镜手术并不能完全将鼻内真菌团彻底清除,因此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作为辅助措施。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3]。说明在为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行内窥镜手术时,做好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能够为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保证。另外,根据临床实践经验,认为应在鼻腔干燥阶段(术后15d内)做好鼻腔清洁工作,并告知家属鼻窦炎治疗过程比较漫长,需要足够耐心。

参考文献:

[1]蔡祎.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5):52.

[2]刘倩.鼻内镜手术治疗98例真菌性鼻窦炎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01(30):423.

[3]杨伶俐.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处方药,2014,06(28):383~389.

作者简介:

吴倩(1981-8)女籍贯:金坛汉职称:护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