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乙肝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产生抗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11例乙肝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产生抗体

罗文蓉

罗文蓉

(四川省茂县人民医院检验科623200)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孕产妇所生育新生儿乙肝感染情况。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试剂和胶体金法检测卡对病人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临床工作中发现乙肝阳性母亲孕育新生儿产生抗体。结论: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妇女可以孕育正常健康婴儿。

【关键词】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乙肝病毒遗传,大三阳,小三阳。

我国是乙肝高感染率国家,我国乙肝病毒(HBV)感染率超过10%,约有1.2亿。据统计有约60%--80%的肝癌或肝硬化由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而引起。每年因感染乙肝病毒(HBV)而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26万—28万之多。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方式主要有:1,性接触传播,2,通过血液传播(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输血或输血液制品,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而感染),3,母婴垂直传播(乙肝阳性母亲通过母体血液传播使婴儿感染乙肝)等方式传播。4,家庭内传播。5,皮肤粘膜破损传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纹身、扎耳洞、内窥镜检查等)。母婴传播为新生儿感染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乙肝感染者中约40%为母婴传播而感染。随着乙肝疫苗在新生儿中的大力推广,及其它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母婴传播得到极大控制。目前HBV-DNA阳性母亲分娩约有百分之九十通过干预成功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一、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本院妇产科孕产妇血清,由妇产科抽取产妇空腹血清。乙肝阳性母亲所生育新生儿血清,由小儿科医生抽取新生儿股静脉血清。

1.2试剂: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乙肝五项检测卡(胶体金法)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1.3方法酶免法和金标法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目视观察结果。(因本院暂无酶标仪)

二、结果

2.1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孕产妇产前乙肝两对半检查4396人次,其中检出大三阳105例,占2.4%。小三阳207例,4.7%。对乙肝阳性母亲所生婴儿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了解其感染情况。发现乙肝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有11例血清中Anti-HBs阳性,Anti-HBc阳性。其母亲为大三阳的有4例,占乙肝大三阳母亲的3.8%,其母亲为小三阳的有7例,占乙肝小三阳母亲的3.4%。

2.2母亲乙肝两对半结果:①:HBs-Ag阳性,Anti-HBs阴性,HBe-Ag阳性,Anti-HBe阴性,,AntiH-Bc阳性。俗称“大三阳”。②:HBs-Ag阳性,Anti-HBs阴性,HBe-Ag阴性,Anti-HBe阳性,Anti-HBc阳性,俗称“小三阳”新生儿乙肝两对半结果,③:HBs-Ag阴性,Anti-HBs阳性,HBe-Ag阴性,Anti-Hbe阴性,Anti-HBc阳性。

三、讨论

3.1我国是乙肝高感染率的国家,当HBV感染后,可检测出血清中相应的HBV抗原或抗体。其血清标志物模式以及变化规律已经比较清楚,一般常见组合模式有9种。乙肝血清标志物抗原/抗体检测常见组合模式如下:

3.2HBV进入人体后,经过60~120天的潜伏期,若机体免疫功能正常HBV数量少,毒力较弱,仅部分肝细胞受损,则表现为无黄疸型;若HBV数量较多,毒力较强,受损肝细胞较多则表现为黄疸型;若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损,或处于免疫耐受或免疫麻痹状态,则肝细胞内虽有病毒,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免疫应答,肝细胞仅出现轻微损害,则表现为病毒携带者。如受伤的肝细胞不多,机体免疫功能正常,产生的特异CTL可摧毁病毒感染的细胞,细胞外的HBV可被抗体中和而清除,则表现为急性肝炎,并可恢复而痊愈。若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仅能清除部分病毒,因而肝细胞不断受到一定的损害,则表现为慢性肝炎。

3.3HBs-Ag阳性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并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人体感染HBV后,可产生多种特异性抗体Anti-HBs,Anti-HBe。Anti-HBc等。HBs-Ag阳性,HBe-Ag阳性则该病人可视为有传染性。而Anti-HBs是HBV感染后机体产生的保护性抗体,Anti-HBs呈阳性,说明您体内有抗乙肝病毒抗体。能有效的防御乙肝病毒的侵害。

表示对乙肝病毒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说明:1,Anti-HBs的出现提示过去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经恢复,体内乙肝病毒已被清除,机体产生的免疫力,无传染性。是乙肝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保护性抗体。2,接种乙肝疫苗成功的标志;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中出现Anti-HBs表示疫苗接种成功,机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3.4在对乙肝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中发现其中有11例新生儿血清中Anti-HBs阳性,Anti-HBc阳性。

Anti-HBs阳性,Anti-HBc阳性:表示1.曾经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现在完全恢复,并已有一定的免疫力。2.曾经有小剂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在机体的免疫系统的作用下处于康复期,并且产生了保护性的乙肝表面抗体,对于乙肝病毒的侵蚀具有免疫保护能力。3.曾经注射过乙肝疫苗,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但抗体滴度不是太高。

3.5根据统计母亲小三阳,40%新生儿患乙肝;母亲大三阳,90-95%新生儿患乙肝。其中5%是在子宫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其余大多数是在围产期吸入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受到感染。而且婴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他们中85%-90%会发展成慢性带乙肝病毒状态,其中25%于成年后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因此,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3.6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一般免疫球蛋白不同,它是专门针对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可以在血液及细胞中、或在粘膜表面与侵入胎儿体内的乙肝病毒起中和作用,并逐渐清除,使其无法进入肝细胞内生长繁殖,保护率达90-95%。据临床研究,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从怀孕20周起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时乙肝表面抗原均未检出阳性,其机理是怀孕20周起胎盘有主动从母体转输IgG抗体给胎儿的功能。所以,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如怀孕,可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胎儿受到有效保护。对于已经怀孕接近临产的妇女,如果发现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新生儿在诞生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剂量加倍,再于一个月后和六个月后作加强注射,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86.65%。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及生后一个月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则保护率可高达97.13%。

3.7我院妇产科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的孕妇采取在3月孕,6月孕,8月孕各注射一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断胎儿子宫内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或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传播。本院检出的11例乙肝阳性母亲所生育新生儿体内存在Anti-HBs阳性,Anti-HBc阳性。说明:1,我院妇产科对乙肝阳性孕妇所采取的措施有效地阻断了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2,胎儿自身身体健康,抵抗力较强,对小剂量的乙肝病毒感染反应敏感。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产生了保护性抗体,保护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2]丁振若,于文彬,苏明权,郝晓柯等。实用检验医学手册

[3]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酶联试剂手册临床分册

[4]唐珊熙,刘锡光等。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5]王强、蔡艳娟等。30860例HbsAg阴性人群血清抗-HBs和抗-HBc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临床检验杂志2013:04-317-02.

[6]丛玉隆、尹一兵、陈瑜等,检验医学高级教程

[7]韩程海、李树桐。临床肝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2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