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高效教学的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论英语高效教学的原则

王春梅

王春梅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067000

英语教学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而且关系到教学思想、教学形象、教学态度、教学情感、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如何实现英语课的高效教学,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课题。分析学生、教师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低效问题,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而恰恰是教师的低效组织方式、不明智干涉引起的。为此,以下原则我认为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保持学生良好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与特定的英语教学环境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知、动机、态度、情感等)与人的外部行为是在特定的学习空间产生的。因而促使学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就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课堂上被提问的学生回答不出时,应该想到这是因为学生对英语中某一部分的知识点没有内化为内在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重新解释一下,绝不应露出不满,甚至连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都不该发出。越是对理解力差、成绩不好的学生,越要考虑令其回答那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以此不断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尊重、维护其在英语学习中应享有的平等地位。

上课期间,教师应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交流,针对其作业内容、完成质量等说一些鼓励的话。布置练习后,教师应在教室内来回走动,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一个点头或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偶有学生“捣乱”时,不要大发雷霆,更不要如临大敌,撇开教学内容,滔滔不绝地训斥一番;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或静默几秒钟,往往就可抑制顽皮学生的干扰行为。一次上课时,有几名学生无心听课,相互闲聊,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带有缺口的圆,学生感到疑惑,纷纷猜测其用意,我解释道:很简单,我累了,意志力又不强,所以没有留下圆满的结局。英语学习不同样是这个道理吗?此后的二十分钟里,教学秩序一直很好。

二、积极认知干预

这一原则的要求是,教师应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即理解和关注学生如何学习和学到了什么。具体运用这一原则的做法是:

当学生完成某一任务时,教师不能对它草率地瞧一眼、打个勾就算了事。英语课上,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或交际能力的训练完成后,教师应从质量角度予以评价,对完成方法或技巧加以指点。

教师应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比如,英语语法是一项重要而又难掌握的学习内容,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要设法训练学生独自理解概念和运用语法于交际语境的习惯。一组精心选择的例句展示给学生,由其独立分析和概括某一语法的特征,用有意义的方式来思考和运用这类句子,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就会更自觉地投入学习。

在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要合理运用操练组织方式,使学生的能力训练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在单词记忆上,笔者采用了“滚动”式操练方法:一篇课文的十个生词划分若干组,先是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第一组的记忆,包括发音、拼写、词义,时间一到马上检测该组生词的记忆情况;之后再进行第二组的记忆训练,限定时间一到,除第二组单词外再检查第一组单词,以此类推。口头交际训练,有时练句型时,以两人为一组进行看谁组成的语句多的对练;有时练习词语用法时,以投影片、录音带提供某一情境,由学生充当解说员进行自练,海阔天空任他谈;有时练习即兴语言运用时,设置程序,使某一情节的对白,一方声情并茂,一方张口无声,让学生进行补练,由于眼、口、脑、耳并用,与生动的情境相联系,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三、管理、监控和维持

在上课时,教师总会采用一些基本策略,达到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1.管理。

采用什么手段、以什么教育思想为指导来管理外语教学课堂,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一般而言,按阶段划分,一堂课有三段:导课、正课和结课。要以教学的艺术魅力在导课阶段就激起全体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好的基础。无论是词汇教学、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还是篇章分析教学,都应力求像一部完美的交响曲的序曲那样,第一个音符就能拨动听者的心弦,在学生内心产生共鸣。具有“新、奇、巧、疑、情、趣”等特点的各种导课方法,都能达到这种“万事贵乎始”的效果。

2.监控。

给学生个人或全体学生布置作业后,如笔头练习、口语操练等,就意味着监控开始了。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立即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此时有效监控非常重要。如果布置完作业,教师如释重负般轻松自在地站在讲台上,根本不去接触下面的学生,或偶尔遇到学生有违纪现象,只朝学生指指点点,便会加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自然也无法保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维持。

维持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是英语高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变换练习方式,能令学生感到外语课累而不腻、长而不烦;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能使学生积极地将语言材料与生动的交际环境联系起来,学而不死,活而不乱;及时发现学生作业的优点,进行鼓励和肯定的评价,会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有益于学生素质特别是外语交际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