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疗程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预防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3

全疗程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预防的效果评价

郭华

郭华

【摘要】目的:通过全疗程孕期、分娩、产后的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预防的效果评价。方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护理常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两组在孕期、分娩、产后三个时期使用不同量表进行测试,使用t检验,结果:SDS、SAS、EPDS及社会适应量表检验结果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全疗程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使产妇安全的度过情感最脆弱的阶段,有效的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全疗程、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类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如情绪低落为基本特征,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改变。产后抑郁症是特指产妇在产褥期的抑郁症,它与分娩直接相关,病因具体还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同时对婴儿的身心健康及母子关系造成伤害。

目前对产后抑郁症预防还没有统一性的标准。我院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采用系统的全疗程的护理干预,取得一些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5-2012.12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产妇122名,无精神病史,无器质性病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21-35岁之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8人,观察组64人。

1.2护理方法

全疗程护理干预分为孕期、分娩期、产后期三个时间段。

1.2.1孕期护理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常规孕妇学校知识讲座。

观察组:1)定期常规的产前检查,孕妇学校讲座。2)增设孕妇团体心理辅导班,采用开放形式,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心理活动及预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对性格偏内向,或有抑郁倾向的孕妇进行个别辅导。同时建立一个平台,使孕妇之间能够相互交流,传授经验。3)每月增设一节家属课,邀请孕妇的丈夫、婆婆、母亲等来听课并进行交流,使他(她)们能够更好的和孕妇进行沟通理解和照顾好孕妇。

1.2.2分娩期的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住院护理措施

观察组:1)住院时责任护士主动与孕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孕妇的信任。2)评估孕妇对分娩的知识的认知水平,系统化的讲解分娩相关知识。3)针对孕妇普遍存在的期待、恐惧、紧张、忧虑、矛盾的心理特点进行情感疏导和健康教育,为产后心理健康打下基础。4)在分娩时进行全程导乐分娩陪伴,教授孕妇最大程度减轻宫缩痛的方法,如指导用拉玛泽呼吸法、全程音乐疗法等。5)分娩后都会教产妇如何给新生儿哺乳、换尿布、洗澡等技术,使产妇从技能上、思想上向母亲角色转变过度期做好准备。6)鼓励产妇和新生儿同步休息,同时医务人员自己做到尽量在产妇活动时做医疗护理操作,不打扰产妇休息,以保证其充足的睡眠。7)请刚入院待产的孕妇去分娩时表现好的产妇的病房进行交流,刚分娩产妇的经验介绍可以增加孕妇的信心,减少恐惧和陌生感。

1.2.3产后出院至3个月的护理

对照组:出院后产妇常规随访。

观察组:1)对产妇出院后每半个月随访一次,如有问题随时进行护理干预。2)对产妇在这一时期所反应的具体心理问题、健康知识、育儿知识针对性的给予讲解和开导。3)对家属,尤其是丈夫进行宣教指导,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理解,丈夫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帮助产妇渡过并逐渐适应这一时期。

2、评估方法

2.1调查工具

2.1.1孕期采用焦虑和抑郁问卷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内容各20项,由孕妇自选填写。SDS:T<53分为正常,T>53有抑郁症状;SAS:T<50分为正常,T>50分为焦虑症状。

2.1.2分娩后采用艾迪抑郁量表问卷调查:艾迪抑郁量表(EPDS),内容共10项,由产妇自行填写,EPDS<13分为阴性,EPDS≥13分为阳性。

2.1.3产后6周及3个月采用社会支持量表问卷调查,社会支持量表,内容共10项,最高分72分,最低分12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度越好。

2.2采用t检验

孕期:表1

量表

SDS

SAS

12周

28周

36周

12周

28周

36周

对照组(58人)

31

32.3

36.9

34.2

33.1

38

观察组(64人)

30.3

28.5

30

34.5

30.4

33.2

t

0.8

2.7

2.4

0.12

2.34

2.5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产后:表2

量表

EPDS

社会适应量表

产后1周

产后4周

产后6周

产后3个月

对照组(58人)

6.05

10.1

28

36

观察组(64人)

4.4

7

38

44

t

2.39

2.6

-2.4

-2.3

P

<0.05

<0.05

<0.05

<0.05

3、结果:

在孕12周时SAS、SDS的P>0.05,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孕28、36周时SAS、SDS的P<0.05有差别;产后1周、4周的EPDS的P<0.05有差别;产后6周、3个月的社会适应量表中的P<0.05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4.1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的精神综合症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在两周内出现症状,国外报到发病率30%(1)。国内报到8-15%(2),也有报到中国南方15.63%,北方7.66%(3),可能与南方经济发展快、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压力较大,精神上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有关。主要临床表现:1)情绪改变:心情压抑、沮丧、情绪淡漠,甚至焦虑、恐惧、易怒,每到夜间加重,有时表现孤独、不愿见人、伤心、流泪。2)自我评价降低:自暴自弃、自罪感,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3)创造性思维受损,主动性降低。4)对生活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甚至绝望,严重者出现自杀或杀婴的倾向,有时陷于错乱或昏睡状态。同时,产后抑郁症对婴儿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它可以造成母婴连接障碍,母婴连接是母亲和婴儿之间情绪纽带,它取决于母婴的躯体接触、婴儿的行为与母亲情绪的反应,产后抑郁症的母亲不愿抱婴儿,对婴儿行为无反应或反应迟钝,这样的婴儿变得较为紧张,较少满足,易疲惫,而且动作发育不良,同时影响婴儿认知能力和性格发展。

4.2产后抑郁症的具体病因不明确,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来看:1)生理原因:妊娠期血孕激素、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甲状腺素也随之升高,分娩后在短期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能促进抑郁症发作,甲状腺素也急剧下降,甲状腺素是调节新陈代谢的,它的降低也会出现抑郁症,如情绪不稳定、神经质、易疲劳、失眠、紧张,此外还有产后生物钟的打乱也会影响情绪变化。2)心理因素: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担心产后形体改变,家庭关系变化而担心丈夫而产生失落感。3)社会因素:缺乏社会支持系统,产妇得不到家属的家务、经济、精神方面支持,生活重心的调整,许多事情得不到解决而困扰。

4.3及时发现及护理干预孕产妇焦虑及抑郁状态是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关键和基础,在孕期、分娩和产后三个不同时期针对性的对孕产妇进行护理干预。

4.3.1孕期的护理干预是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基础

我院在对孕12周开始至分娩前的孕妇进行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护理干预,其效果是显著的。SDS和SAS量表测量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我们对观察组进行了社会、情感、信息、物质、评价等方面的支持,使孕妇不仅得到足够的相关妊娠、分娩、育婴及自身护理的知识,而且得到有效的心理干预预防,减轻产前焦虑、抑郁状态。有研究表明,产前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产后的发生率不同,产前抑郁情绪高,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高(4)。孕期护理干预还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为护患关系提供正能量(5)。

4.3.2分娩期的护理干预是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关键时期。

分娩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伴随不安的期待体验,虽然孕期已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分娩过程和做好精神准备,可真正的到了分娩时还是存在高度紧张和恐惧心理,通过分娩时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孕妇的恐惧和不安,在EPDS测量结果P<0.05有显著差异。这说明调节产妇情绪、减轻分娩时产痛、加强社会支持度,尤其是丈夫的关爱和支持对预防产后抑郁症是非常有效的,使产妇出现的不良情绪能够及时倾诉和干预,缓解心理压力。同时良好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对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性呈正向比例(6)。

4.3.3产后分娩出院至产后3个月的护理干预是也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重要时期。

产后随防护理干预是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易被很多医务工作者所忽视,产妇在分娩出院至产后3个月内依然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定期的随防可以及时发现并有效的干预预防,可以提高产妇的心理保障能力,密切医患关系,促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在社会适应量表中P<0.05有显著变化,说明产后随防是必要并且有效的,在随防中可以敦促夫妻关系和谐,指导丈夫对产妇的关心和情感交流,给予产妇强大的心理支撑,增加了正性的情绪,减少了负性情绪,增加了产妇的自信心,从而降价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使其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全疗程孕期、分娩期、产后三个时期对孕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使产妇更好的适应角色变化,适应生活,安全渡过情感最脆弱的阶段。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曲《妇产科学》第7版2161-220

(2)施慎逊等上海市产妇焦虑抑郁症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中国生理卫生杂志》2007.21(4)254-258

(3)罗阳等产后抑郁相关分析《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2(3)460-465

(4)王丹阳等产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产后抑郁症关系探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37(3)391-392

(5)武晓丹等助产土产前门诊对初产妇心理状态满意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2.747(7)581-584

(6)吴丽萍等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

志》2012.547(5)410-413

作者:郭华,女,1978年2月生,本科学历,主管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工作单位:太原煤气化医院妇产科,通信地址:太原市前进路南段35号,邮政编码:030024,联系电话:13834236669,E-mail:1586265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