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乳酸脱氢酶评估急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血清乳酸脱氢酶评估急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黄新春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将血清乳酸脱氢酶应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诊断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间收入的所有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5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患者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评价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对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评估,一方面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明确,还能够对患者的病症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是一种积极的诊断和评估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清乳酸脱氢酶;急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方案;价值评估

急性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在短时间内遭到大量破坏而出现的一种平血病症,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贫血类型。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任由病症持续发展的话,则可能导致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失代偿,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通常来说,在对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不采用洗涤红细胞治疗方案,这是由于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发病较为急促,而洗涤红细胞的制备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快速治疗的要求。所以在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病症加以控制[2]。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存在于组织内的糖酵解酶。当患者的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酶出现异常时,有可能导致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升高,患者的血清浓度会出现明显上升,所以在进行治疗时,可以采用血清乳酸脱氢酶,对患者的病症状况加以评估,对患者康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次研究中,探究将血清乳酸脱氢酶应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诊断疗效评估中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间收入的所有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5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对象,本次试验对象的性别资料为男26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为34-71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7.6±6.7)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急性溶血性贫血。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前抽取患者空腹周静脉血2mll并将其置于肝素抗凝管内,分离血清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酶标比色法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在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病症控制。而在患者病症有所好转后,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输注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在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进行再次评估,观察治疗前后的数据变化。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各项实验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中涉及到实验数据和患者的一般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采用t检验方案,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表1治疗前后的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变化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常情况下来说,人体红细胞的正常寿命大约为120天,而红细胞在自然衰老的过程中,可能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提前破坏的情况,这种现象就会导致患者发生,体内红细胞动态平衡失调,从而导致患者骨髓产生的红细胞数量低于红细胞破坏数量,这就会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状[3]。当患者出现贫血症后,患者还可能出现巩膜黄染和脾脏增大的情况,所以在进行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血清乳酸脱氢酶均有明显下降的情况,这说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有明显降低,这说明血清乳酸脱氢酶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后效果评价,同时也说明了血清乳酸脱氢酶有助于对急性溶血性贫血症状进行相应的诊断。相关临床研究显示[4],当红细胞破坏度达到10%红细胞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会出现明显升高的情况,所以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能够较为灵敏的对患者的红细胞增殖和破坏情况进行评价。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当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骨骼肌损伤等疾病时,也可见较为明显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升高,正在患者的贫血状况和诱因明确的前提下,这种现象对于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来说有积极意义[5]。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主要是对患者体内的抗红细胞抗体进行封闭,从而抑制导致溶血出现的免疫反应,减少红细胞的破坏量[6]。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必要时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的方式,对患者的贫血症状加以缓解,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对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评估,一方面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明确,还能够对患者的病症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是一种积极的诊断和评估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英,张亚南.血清乳酸脱氢酶在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8,24(02):71-72+75.

[2]王会春.血清乳酸脱氢酶在评估急性溶血性贫血治疗疗效中的价值[J].名医,2018(02):76.

[3]黄文添,龙燕,陆森,陆粤就,陈淑贤.血清乳酸脱氢酶在评估急性溶血性贫血治疗疗效中的价值[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6,34(01):58-60.

[4]刘冯,肖丁华,莫东华,刘智屏,文飞球.血清乳酸脱氢酶在儿童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05):538-539.

[5]刘冯.溶血危象临床特点的相关分析及LDH、sTfR在急性溶血性贫血意义的探讨[D].暨南大学,2006.

[6]时昊,张日.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对溶血性贫血诊断意义的临床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3(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