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的隐患风险分析及应对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变电运维的隐患风险分析及应对技术分析

李敬民1韦丽2

(国网安徽霍邱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六安237400)

摘要:电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行将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对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尤为重要。变电运维工作尚存在诸多隐患风险,严重制约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必须有效分析变电运维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风险并采取措施有效应对,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变电运维;隐患风险;应对技术

引言

电力企业要重视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意义,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电力企业要以科学制度作为变电运维工作的保障,以工作方法为核心,以技术为关键,有效解决变电运维工作中的弊端,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进而为大众提供优质电力服务。

1变电运维工作现状

电力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变电运维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可以说变电运维是目前电力企业工作组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对于我国经济稳定进步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人们的用电需求在急剧上涨,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的运行设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更新甚至出现严重退化的现象,严重的制约了电力工作的持续运作。同时,很多电力单位包括相关的实际操作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变电运维工作引起重视,也无法认清其潜在的隐患风险,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优化,导致运维作业过程的安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就目前的电力运作现状来看,必须对其风险问题引起重视,才能为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力度奠定基础,并开展后续的检修工作。

2变电运维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变压器操作不合理

变电运维工作对操作的精细性要求特别高,而且整个操作过程极其繁杂,哪怕是操作人员细小的工作疏忽,就会出现操作失误,轻则导致变电设备出现故障,重则有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全部瘫痪。可以说变压器操作的准确性将直接关系到变电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技术人员时刻保持小心和谨慎。一般来说,由于变压器操作不合理而引起安全隐患的情况主要有:第一,在对空载变压器进行切合操作时,会出现操作电压过剩,进而影响变压器的绝缘性;第二,如果不断提高空载电压值,会使变压器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以致于出现电压偏差,变压器的绝缘性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2.2倒闸操作不当

电气设备的状态主要包括运行、检修和备用等,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就是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并将相关电气设备切换至另一种状态。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定,要进行倒闸操作,需要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并实行工作监护机制,可见倒闸操作的严谨性。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因为变电运维操作相当繁琐,很容易出现违章操作的情况,特别是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在编制或填写倒闸操作票时,容易出现一定的问题。在实际工作时,要切换设备的运行状态,必须要达到一定条件,也即变电操作需要满足相关要求。判断设备是否需要转换运行状态的依据便是倒闸操作票。在对转换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后,值班调度员以及电气负责人应如实填写倒闸操作票,在进行倒闸操作之前,应当严格按照操作票顺序执行,如果操作票填写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设备状态切换出现失误,直接影响整个操作系统的安全。每年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因倒闸操作票的问题,导致变电站发生火灾,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需要我们审慎对待倒闸操作问题。

2.3直流回路操作失误

在变电运维工作过程中,直流回路的操作次数比较多,且该操作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在设备维护和检修过程中经常遇到。但是由于直流回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直流回路的操作不按照科学流程进行,就会导致变电站出现故障,使直流系统失电,甚至于出现设备停运,变电厂运行瘫痪,使电力企业蒙受损失。因此,直流回路的操作需要技术人员给予重点关注。

2.4运维作业人员素质低下

变电运维工作范围比较大,设备种类众多,尤其是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改造与建设,对于运维作业人员的各方面专业技能要求也水涨船高。运维作业人员除了要掌握正确的倒闸操作技巧以及各种必要操作技术外,还要懂得带电监测、设备维护以及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而目前的现状是,变电站工作人员由于所负责的范围过大,继续教育跟不上,相关知识也得不到及时更新,其运维业务水平停滞不前,人员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已经达不到智能电网维护的要求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运维作业方式不当,无法及时发现变电运维工作中的问题,并加以处理,致使电网运行事故时有发生。

3变电运维技术与应对策略分析

3.1重视人员素质提高

针对变电运维中人员素质隐患,电力企业可以致力于运维人员素质提高。企业可以采取培训的方式,并定期要求运维员工参加大型变电运维工作讲座,能够了解最新的运维工作理论知识,解决技术更新速度快问题。电力企业在工作人员招纳时,要注重应聘人员的专业意识与责任意识。首先,电力企业要了解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全面了解运维理论知识,最好参加过相关的实践工作。为了使企业内部的员工可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培训会,在培训中讲解最新的变电运维知识与工作,不断地强化企业内部员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够及时发现变电设备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解决。其次,电力企业要重视员工责任意识培养,定期开展日常活动会议,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提高运维人员的核心向心力,并增强运维人员的自豪感,进而保障员工可以每天完成日常任务,保障变电设备每日运行的稳定性。

3.2健全工作制度保障

针对变电运维中存在的制度隐患,电力企业需要优化运维工作制度以及管理制度,找到制度中存在不合理因素,优化变电运维工作程序。首先,在工作制度中要重视风险预估,很多自然灾害变电设备事故在缺少防范制度下发生,给人类用电带来了影响。在制度中,要对风险进行预案,减少出现故障情况,当故障发生时,变电运维人员也能够紧急处理,将损失降到最小。其次,在工作制度优化过程中,要明确责任制度的积极意义,并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上对其进行优化,使其制度管理呈现科学化、精细化特点。例如,年末员工政绩考察要具备综合性特点,其中要包括员工工作态度、运维工作规范、故障及维修次数等,精细化考核方式可以规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优化电力系统服务质量。最后,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制度是当下发展的主流趋势,在管理制度上,企业可以将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等工作进行整合,实现各部门员工的统一协调与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效率,减少隐患。在一体化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优势,可以减少变电运维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3.3完善紧急预案管理

变电运维中存在隐患在没有发现时,其产生的结果具有突发性与破坏性特征,针对外界因素所影响的安全隐患,电力企业要完善紧急预案管理方案。首先,工作人员部署上,要对其进行优化,尽可能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中进行变电运维作业。在紧急预案管理中,需要定期做好专项检查工作,其中包括雷电天气预防检查工作、设备检查工作等,当设备出现老化等问题时,需要对其进行更换。在变电系统运行与维修工作中,企业可以以事故树模式识别风险,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4制定严格的变电运维监管方案

目前,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供电效率上,却忽视了监管措施制定的作用性。监管方案是一项电力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其内部结构未来调整的关键依据。为了更好的确保运维措施的落实,需要在运维方案方面做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首先,企业可以对各个环节的岗位进行细分,并设立相应的管理环节。无论是在操作内容还是在操作规范上监管细化,并定期开展方案讨论会议,及时发现现有的不足进行调整,提升其运作质量。其次,检测人员还需要对现有设备实施定期的检修与监管,保证设备的运行环境以及运行机制能够得到高效的落实,更好的满足变电运维系统的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维工作作为当前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整合,了解其现有的问题要点以及运作原理,才能做出相应的技术优化对策。上文在阐述了变电运维的现状与重要性之后,对当前潜在的风险问题从人员、设备等多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虽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期望能为现有的电力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借鉴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茹.浅谈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4):37-38.

[2]吴卓文.基于风险评估的输变电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8):98-99.

[3]杨宇.220kV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实践[J].通讯世界,2014(1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