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临床观察

郭建强

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陕西省第31批援苏丹医疗队710000

摘要: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94例白内障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随访疗效。结果: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3d>0.1者78例(82.9%),术后1w>0.1者84例(89.3%),术后1月验光,散光+1.75+-0.5D。结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实用方法。

白内障是眼科临床常见致盲疾病,手术治疗是该病主要治疗方法。超声乳化术是治疗白内障首选方法,然而此技术所需仪器昂贵,耗材费用高,手术学习曲线较长,且对成熟期硬核操作较困难。故在医疗条件落后,技术设备较差医院较难展开。自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94眼白内障者84例(89.3%)患者行无缝线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4眼,男48例,女46例,年龄16-87岁,60岁以上占80%。其中老年性白内障80例,外伤性白内障5例,先天性白内障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5例,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3例。除外伤性及先天性白内障外核硬均为V级,术前视力FC-0.05。

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尿常规,裂隙灯检查,1m色觉光定位检查。

1.2器械材料

手术显微镜为苏州产YZ20T9,植入人工晶体为omni,度数按估算法,主要植入+21D人工晶体。粘弹剂EYEVISC,灌注液为林格氏液。

1.3手术方法

术前半小时美多丽充分散瞳,妥布霉素眼液滴眼,冲洗结膜囊。

2%利多卡因球后浸润麻醉,眼轮匝肌麻醉,总量5ml。常规消毒铺巾,开睑器开睑,上直肌牵引固定。作以上穹窿为基底10点到1点球结膜瓣,烧灼止血。角膜缘浅灰蓝色区后方做直线外切口,深达1/2巩膜厚度,长约6mm。巩膜隧道刀向角膜缘做扇行隧道,顶端达透明角膜内1mm,3.2mm前房刀入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1ml注射针头自制截囊针作"V"形截囊,充分水分离,水分层,旋转晶体核上方赤道翘起,并大部至前房,核后囊膜间及前房注入粘弹剂,扩大内切口至长约6mm。晶状体圈匙伸向核与后囊间,用劈核器将核劈一为二,并在核块上方附着,將核块脱出。双管注吸针头注吸晶体皮质,囊袋内注入粘弹剂。旋转法植入C型袢后房型人工晶体,调整晶体上下角于3点9点位置,撕去残存部分前囊膜。冲洗囊袋内粘弹剂。轻压眼球检查切口水密,结膜瓣Tenon囊,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涂典必殊眼膏,包眼。

术后围手术期静点青霉素地塞米松1次,术后24小时打开术眼,始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一日6次。术后1周,1月复诊随访。

2.结果

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术后3d>0.1者78例(82.9%),术后1w>0.1者84例(89.3%),术后1月,验光见散光+1.75+-0.5D。

并发症:术中后囊破裂3例(3.1%),2例(2.2%)人工晶体末植入;术后角膜水肿36例(38.2%),用药后均1周内消退。朮后人工晶体偏位2例(2.1%)。

3.讨论

白内障是眼科主要致盲疾病,超声乳化成为治疗白內障主要方法。但在经济不发达医疗条件落后医疗设备缺乏地区,因其设备昂贵,耗材较多,较难开展该手术。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从传统囊外白内障手术发展而来,由于切口小,角膜外形结构改变较小,隧道自闭性好,具有无缝线,术中前房稳定,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散光小等优点[1]。适合在不具备超声乳化技术条件医院开展,且特别适合超声乳化技术操作困难的硬核。本组病例多为成熟期白内障,红光反射消失,且由于手术显微镜所限故釆用"V"形截囊。残存前囊膜亦可在后囊破裂时,部分支撑人工晶体,完成睫状沟植入。因术前不能进行A\B超声检查,故人工晶体植入度数按经验估算。

4.结论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实用方法。

参考文献:

[1]RoperMJCataract:aworldproblemophthalmicsurg198819(6):39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