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分析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

汪雪梅

思南县人民医院汪雪梅

【关键词】骨科;康复护理;脊柱脊髓损伤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吗]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WJK

脊柱脊髓损伤是骨科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治疗难度比较大,且预后恢复效果较差,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临床中最佳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1]。患者手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行动不便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2]。早期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是提升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骨科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42.1±1.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4例,高空坠落10例,重物砸伤6例,研究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42.3±1.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高空坠落9例,重物砸伤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符合临床要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脊柱脊髓损伤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治疗要求,无任何手术禁忌症,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意识清醒,能够与护理人员正常沟通;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研究参与知情书。

排除标准:手术失败;患者精神、意识失常或有家族精神病史;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有其他系统疾病;患者参与其他研究;患者或家属拒绝配合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全面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康复需求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解决患者术后康复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实施骨科早期康复护理,①皮肤及卫生护理,定时观察患者皮肤以及伤口情况,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处理,每天辅助患者进行刷牙、擦身、洗脸等卫生护理,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更换衣物,确保患者衣物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卫生问题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每间隔两小时辅助患者家属为患者进行一次翻身,防止出现褥疮情况,影响患者康复;②加强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引导患者讲出自己的顾虑问题,详细为患者进行解答,沟通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心,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确保患者康复的营养需求,提升患者自身机体提抗力。③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效果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随着恢复效果的进步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时间以及运动量,患者出院时需详细告知出院后的训练计划,并定时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的方式跟踪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解决患者出院后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1.3观察指标

使用生活能力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进行评分[3],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生活能力越强,分组计算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进行组间对比;详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以及便秘的发生情况,分组计算发生率后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由SPSS21.0软件分析、整理,检验定数资料用x2,描述用百分比(%),描述定量资料用(±S),检验用t值;当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对比两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评分对比(±S,分)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3027.5±12.194.6±2.3对照组3026.3±13.570.6±5.8t/0.36321.068P/0.7180.000

2.2对比两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泌尿系统感染、便秘以及褥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例数泌尿系统感染便秘褥疮总发生率研究组301102(6.67)对照组303418(26.67)x²////4.320P////0.038

3讨论

脊柱脊髓损伤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力,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患者手术实施后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护理方案也在不断完善,骨科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其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对患者术后日常生活、心理状态、饮食规划以及康复训练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干预,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为其制定科学清晰的训练计划,引导其积极配合各项康复训练,接受科学的训练指导,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升[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手术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以及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质量,促进患者各项系统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手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缓解患者痛苦,提升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对于患者康复质量的促进效果显著。

综上可知,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后实施骨科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术后康复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鑫钰,陶蕾,崔镇海,等.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1):130-132.

[2]李春香,陆国凤,刘海墨,等.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169-170.

[3]闫彩霞.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3):74-75.

[4]谷萍.优质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7):75+81.

[5]陈静,张进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3):80-81.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