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杨诺

杨诺(重庆市重钢职工总医院消化神内科40008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444-02

【摘要】近年来,随着年龄、持续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致病危险因素的增加,脑梗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本文通过对我院抢救成功后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的、正确的康复护理及训练,达到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康复护理

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increaseoftheage,highbloodpressure,diabetes,atherosclerosisriskfactors,suchdiseaseincidenceofcerebralinfarctionhaveascendanttrend,thediseaseinvasionageisgraduallyyoung.Thispaperbasedon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aftersuccessfullyrescue,ourhospitalcarryonearlyandrightappropriaterehabilitationnursingandtrainingtoimprovepatientdysfunction,improvepatients’qualityoflifeandreducedisabilitiessurvivalratewithinterventioneffects.

【Keywords】Cerebralinfarction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CIS)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或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

1临床症状

脑梗死通常起病急,在数小时内发展达高峰,大部分患者在安静休息时发病,发病前可有头昏、头痛,于次日清晨醒转时发觉异常。多数神智清楚,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脑梗死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体征,视脑血管闭塞的部位及梗死的范围而异,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局限性的抽搐、偏盲、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及吞咽困难。

2临床资料

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两年间,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但生命体征稳定,并无严重意识障碍的142例患者,在我院神内科住院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大多伴患者伴有偏瘫或失语或吞咽困难,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57例,平均年龄61.5+20.5岁,平均病程25+10.5d。自患者住院第二日起,我院在给予早期溶栓、调整血压、防治脑水肿、抗凝等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程度和功能障碍的情况,分别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和程序,进行早期干预措施。

3康复措施

3.1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针对住院治疗的126位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患者,其中肌力Ⅱ级以下36例,肌力Ⅲ~Ⅳ级患者90例。

卧位:注意卧床患者的肢体摆放,保持良好的肢体功能位置及体位变换,侧卧位时患肢不能压陷在身体下面,防止关节变形、僵化;2小时内更换体位,换体位时不能从远处强行牵拉肢体,必须对肢体远端及近端均进行支持。

康复方法:运动再学习方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机电生物反馈、针灸等疗法。

康复措施:完全瘫痪肢体可进行运动再学习,主要依据是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依靠脑的可塑性,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过程,训练内容即为日常生活,如翻身、握手、抓物等。

不完全性瘫痪的患者因为保存部分运动行为,可利用强制装置最大限度的限制健侧肢体运动,强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患肢,护理人员在旁边予以口头指导,患者自行练习。

对患者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布、程度及伴发症状,以及患者四肢的肌力、肌张力进行评估,与病人、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及时评价和修改。

被动按摩和活动→主动床上翻身、运动→进行直立、行走;

早期可进行患肢被动运动和按摩,先从健侧开始活动,然后参照健侧做患肢关节的屈、伸内旋、外展的被动运动,动作轻柔缓慢,每天2次,每次3-5遍,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两侧关节的被动运动;(2)床上翻身及简单运动训练,发病1-2周内,翻身时最基本的驱干功能训练之一,翻身时,先平卧位,交叉双手伸向翻身侧,头和驱干翻至侧卧位,然后回到平卧位,再向另一侧翻身。双手指交叉抬举,利用健侧肢体带动患肢,逐渐使患者从被动锻炼过渡到主动锻炼;由“代替训练”到“自我训练”。(3)坐位、直立训练,主要是对平衡感的掌握,逐渐到步行,需护理人员陪在旁边,防止摔倒,如出现头昏、头痛等不适症状训练应立即停止,避免意外情况发生。结合针灸、理疗器械等对患侧肢体的刺激和按摩,加速康复。

表2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状况

Table2Functionobstaclepatientsrehabilitationsituation

3.2语言训练

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失语18例;构音障碍22例。

评估:康复训练前进行语言能力评估,确定正确训练起点,避免训练时过于简单使患者失去兴趣,同时避免过于复杂又导致失去信心,选择合适康复训练难度可以提高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失语的练习:做手势、看图片、实物的理解到说出,从字词的单音练习逐渐增加句子,最后到提出问题让患者自行回答。

构音障碍训练:重点对发音说话的训练,可一个字一个词地说出来,尽量缓慢,要求正确。先让患者掌握简单的字词句,再连接起来,朗读长句短文,最后逐渐过渡到复杂的文章。

表1语言障碍患者康复状况

Table1Languagebarrierpatientsrehabilitationsituation

3.3吞咽障碍

对于能够吞咽的患者,鼓励由口进食,少量多餐,选择半流质饮食,避免呛咳、误吸,不能吞咽的患者给予鼻饲,以维持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和供给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4结论

(1)针对142列患者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偏瘫、吞咽障碍,采取适合个体的干预措施,4位肢体功能障碍无改善及其中2位病情较重失语外,其余136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

(2)早期康复是降低脑梗死致残率的关键。其目的在于改善患者运动、语言、认知和其他受损的功能,使患者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再适应,以致恢复自主功能以及增强社会活动,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发昌,王东生,谢瑞满.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医学,2006,13(3):373.

[2]李静.脑卒中患者语言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1):74.

[3]张淑梅,肖燕.浅谈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华现代临床杂志,2005,3(1):71.

[4]张新勤.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0):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