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逍遥方治疗中风后焦虑症6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解郁逍遥方治疗中风后焦虑症60例疗效观察

刘强

刘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0021)

【摘要】目的:观察解郁逍遥方治疗脑中风后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以盐酸氟西汀(百忧解)治疗,治疗组60例,以解郁逍遥方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逍遥方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盐酸氟西汀小。

【关键词】中风;焦虑症;解郁逍遥方;盐酸氟西汀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131-01

中风后焦虑症是中风后并发症中多发病、常见病,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该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祖国医学未诉"焦虑症"一名,但《皇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示“肝病者……令人善怒,虚则目盳盳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所述症状与现代“焦虑症”极为相似。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辨证从肝论治对中风后焦虑症患者采用自拟解郁逍遥方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中风科诊断为中风伴发焦虑状态的住院患者120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并经影像学证实。入选标准①发病4周至18个月;②年龄40~75岁;③符合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病程>4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④意识清醒;⑤除中风症状外,存在焦虑、激惹不安,对外界事物兴趣淡漠,孤独感,自觉悲观绝望,心烦躁扰,失眠或惊惕多梦,手足或肌肉震颤,心悸健忘,舌淡苔薄白,脉弦。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等);②有意识障碍、失认、认知功能障碍者;③严重躯体疾病;④有严重并发症,如心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症等。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3~85岁,平均65岁;对照组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2~86岁,平均64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脑中风基础治疗和正规治疗的康复治疗,如改善脑血液循环、营养脑细胞、控制高血压、防治各系统并发症及对症治疗,均按照2005年中医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对照组加用盐酸氟西汀(百忧解)治疗,每日一片。治疗组加用解郁逍遥方加味:柴胡12g,枳壳9g,白芍10g,当归10g,党参10g,炒白术10g,黄芪30g,木香6g,酸枣仁30g,全蝎5g,丹参30g,炙甘草6g以上药浓煎,取汁300mL,分两次口服,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

1.3疗效标准采用汗密尔顿焦虑表(HAMA)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例测评,基本治愈:积分减少75%以上;显著进步:积分≥50%,进步≥25%;无效<25%,同时进行相关体格检查,血脂,心电图等。

1.4统计学处理采用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恶化

治疗组60352122

对照组602326110

例中发生睡眠障碍4例,口干2例和胃肠症状2例,总不良治疗为12.50%,对照组60例中发生睡眠障碍10例,乏力2例,口干4例,胃肠道症状4例,总不良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中风后焦虑症是脑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国内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8.4%~40.8%[2]。中医对本病名无记载,其临床表现属于“情志病”、“心病”范畴[3],与“郁症”、“恐”、“惊悸”、“心悸”、“怔惊”、“寐”等病症有关。现代医学多在心理治疗基础上,给予苯二氮类抗焦虑药治疗,合并抑郁者,也可联合或单独使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中风后焦虑症多因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气郁日久,血液运行不畅而形成[4]。中医学认为肝藏血,调节血量,为阳中之少阳,性喜条达,主疏泄,关系着全身气机活动。可见肝具有调和机体各项机能作用,使之勿太过和不及。治疗方面运用解郁逍遥方,以疏肝理气解郁,畅达气机之法。方中柴、枳、芍、归合用共收条达肝气,疏肝解郁,酸枣仁以养肝安神,参、术、芪、草以补土生金抑肝,丹参、全虫活血通络。全方以大队入肝经之药,在疏肝解郁,养肝柔肝之基础上化瘀通络,诸药合用共收疏肝解郁,养肝安神之效。本临床观察表明,解郁逍遥方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疗效确切,是临床上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的有效方剂之一。

参考文献[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2]张伯全,包锡卿,王庚鑫,等.脑卒中后焦虑及其心理干预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药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417.[3]尹海祥,卢亦南,李月清.首发急性脑卒中的焦虑情绪测查及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4):309-310.[4]田金洲,李曰庆.老年期抑郁症[J].中医老年病学,2002,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