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S技术在农村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CORS技术在农村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张荣辉

巴州国土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院841000

摘要:新疆地区农村居民点多呈点状或带状分布,分布较散,且分布间隔距离较远。在地籍测绘中,CORS技术的网络RTK技术通过网络传输技术则可有效的弥补常规测量的中控制点保存状况和测量距离的局限。本文以CORS技术在巴州博湖县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实例,阐述了CORS系统在农村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GPS;CORS技术;地籍测量

一、引言

农村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地籍调查的文件法规,查清农村范围内包括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每一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用途、地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基本情况,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基础。依据《地籍调查规程》等规范要求,农村地籍调查以“权属合法、界线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分为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两个部分[1]。

地籍测绘具有专业性强和法律效力,精度要求高、现势性强、更新快等特点,是本次农村地籍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全面摸清博湖县辖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利用情况,精确测量宗地的位置和四至,掌握真实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基础数据,为博湖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发证服务。

二、CORS系统的工作原理

目前地籍测绘一般采用数字化测图的方法以传统的RTK技术为主,但是RTK技术也有其自身的使用限制:由于单基站作业模式,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随着作业半径的增大而降低,且在作业的范围区域内未必存在着足够多的测量目标或可用的控制点。这便导致外业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利用在控制点加密、重复架设基站求解参数上。如此为了克服此缺陷,一种新的GPS技术-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ntinuousOperationalReferenceSystem,简称:CORS)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网络RTK测量功能的实现,更有效的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模式使得测绘技术更简单快捷、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好、覆盖面更广。

CORS技术是由若干连续运行基准站及数据中心、数据通信网络组成的,提供数据、定位、定时及其他服务的系统。CORS技术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通过均匀布设多个永久性的连续运行GPS参考站以构成一个参考站网(如图1所示)。各参考站按设定的采样率连续观测,通过数据通信系统实时将观测数据传输给系统控制中心,系统控制中心首先对各个站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质量分析,然后对整个数据进行统一解算,估算出网内的各种系统误差改正项(电离层、对流层、卫星轨道误差),获得本区域的误差改正模型之后,向用户实时发送GPS改正数据,用户只需要一台GPS接收机,便可得到高精度的可靠的定位结果。CORS系统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可以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地运行,可全面取代常规大地测量控制网。在CORS网络控制范围内,采用网络RTK技术开展测量作业精度始终保持在1~2cm,且无需反复求解参数。用户只需1台GPS接收机即可进行厘米级的实时、准实时的快速定位,在CORS网络控制范围内完全能够满足地籍测绘的要求。

结合新疆农村地籍测绘点多、覆盖区域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CORS技术其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等特点对农村地籍测绘工作带来了显著的优势。

图1CORS系统组成

我院2011年承建的巴州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BZCORS),由连续运行的基准站8座组成,平均网间距约为68公里,建成了覆盖巴州主要经济活动区的控制系统。该系统目前已通过新疆测绘地理信息局验收。该系统将为各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高精度GPS定位服务。

三、CORS系统在案例中应用

博湖县位于天山南麓,隶属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总面积约为3593平方公里,全县辖6个乡(镇)、26个行政村和一个州直农场。全县约有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11800余宗。农村居民点多呈点状或带状分布,分布较散,且分布间隔距离较远。

在农村地籍调查的工作中,CORS技术主要应用在农村地籍测绘的图根控制点测量、界址点测量,这也是CORS技术在地籍调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

1、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点是地籍要素测量的依据,根据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可以采用网络RTK技术,测量时要求图根控制点之间需要两两通视,且在测量的过程中注意精度检核。CORS技术控制测量的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及有关技术要求按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执行,即周边无高大的建筑物遮挡GNSS信号、远离无线电通道和高压线等干扰源、移动通信信号稳定、远离大面积水面等。测量时每个图根点需要独立观测两次,且每次不少于20观测历元,采样间隔2s-5s。当两次观测的平面位置较差小于3cm,高程较差小于5cm时,求取平均值作为图根控制点的最终成果。在现在的集体土地地籍测量中,由于其面积大,范围广,并且为了满足后期宅基地调查发证,已涉及到每个村庄,每个村庄至少要布设一对到两对控制点。

为保证精度,在每次作业前都要对测区内的现有图根控制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测量或者结束测量作业。检验图根点精度情况见表1:

注1:土地使用权明显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一级,隐蔽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二级。

在CORS技术信号不好的地方,可采用CORS结合全站仪的方法。而遇到数据采集量较多,影响信号接收时,则使用全站极坐标法施测界址点。测站设置后,检核一个除本站和后视点以外的已知点。有时也需采用两者结合的方法,更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为保证测量精度,除数据采集时对中杆气泡严格居中外,流动站测杆中心尽量贴近点位。有阻碍物时沿界址方向测量一过渡点,用钢尺量取得界址点距离,通过内业解析处理。

四、CORS技术在农村地籍测绘中的优势体现

(1)CORS技术为连续运行基准站网,不间断运行,测量人员可以无需通视全天候进行作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2)CORS技术在图根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时获取的数据精度高,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且初始化时间很短,两次测量求取平均值的成果可以满足《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且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

(3)CORS技术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坐标系,且容易与其他坐标系的数据融合,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测绘基准,规范了测绘数据。

(4)采用CORS技术可排除测绘区域内控制信息收集的担忧,即使区域内无控制点,只要在CORS技术的控制范围内,即可获得统一的测绘精度,获得满足测绘精度的测量成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CORS技术农村地籍界址测量中,无论是在作业模式和操作方法上,还是在测量精度和可靠方面各项精度指标可以达到规范的要求,比起传统的测量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农村地籍测绘的工作效率,可以代替常规仪器来进行地籍测绘工作。由此CORS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必将极大的推动测绘方式的革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詹长根.地籍测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韩世静,苗书锋.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1(6):82-83.

[5]曹趣.广东CORS网络系统RTK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3):1-6.

[6]吴孟坤,丁逸静.动态GPS及CORS等不同地籍控制测量技术方法应用区域实证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90-91.

作者简介:

张荣辉:200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国土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院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和国土资源勘测定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