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CASS工艺在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水解酸化+CASS工艺在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曾园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某工业园是集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和轻化工业为一体的新兴工业园区,其产生的废水量为5000m3/d,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采用水解酸化+CASS+深度砂滤工艺,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A标准后排放。本文介绍了工艺流程,描述了主要处理单元设计参数。

关键词:水解酸化;CASS工艺;工业园废水

1项目概况和背景

根据《某工业园马隘铝产业园总体规划》,规划年限:2017~2030年,其中:近期2017~2025年,远期2026~2030年。产业园区将重点建设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和轻化工业,各项目建成投后实现能源机械产业,实现资产55亿元,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的目标。

为杜绝工业区对当地河流的污染,改善了水生态环境,建设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厂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关系着城市发展和存亡,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因此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兼顾循环经济下对水使用的需求,本项目的建设非常迫切。

2设计水量预测及水质分析

2.1水量预测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与水质分析是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针对某工业园服务范围内的企业生产水量、水质进行调查,及采用综合用水定额法预测法进行预测,如下:

综合用水量指标折算污水量,即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乘以污水排放系数确定污水量:总污水量=综合用水量×污水排放系数。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统计,一区中小城市单位用地面积综合用水量在0.4万m³/km2•d~0.8万m³/km2•d之间。考虑到工业园区发展新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和轻化工业,根据行业数据资料,用水量较少,取近期单位用地面积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18万m3/(km2•d),远期单位用地面积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22万m3/(km2•d)。根据《某工业园总体规划》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计算出除工业用地外其他建设用地为4.6km2,远期为7.4km2。得出园区近、远期平均日污水量见下表1:

表1园区近远期平均日污水量预测表

根据上表结果,项目范围内污水收集量近期(2017-2025年)取整为5000m3/d;远期(2026-2030年)取整为10000m3/d。

2.2水质分析

总的来说,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城镇性质及经济水平,镇所在地域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污水的水质亦不相同。二是工业废水水质,原则上工业废水必须经过预处理达到《污水排放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后才可纳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国家有规定的特种工业废水必须满足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是其他污染源,除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源外,若有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内渗滤液的纳入等因素,在确定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时,应对上述水量及水质进行综合平衡计算。

污水处理站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应以各排污口实测水质资料为依据,因工业园现无污水排出,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的规定和附近地区同类型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进水水质考虑。考虑到规划区内多数地块处于待开发状态,未定因素较多,因此,参照区内气候条件相近的园区的污水水质资料确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如表2:

表2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3工艺流程介绍

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是根据城市水环境质量要求、进水水质情况、可供利用的技术发展状态、城市工业经济状况和城市运行管理水平要求等诸多因素确定。本园区选用水解酸化+CASS+深度砂滤+紫外线消毒工艺。

结合该园区污水水质,采用以水解酸化+CASS为主体的处理工艺。CASS工艺在反应器前设生物选择器,并将主反应区的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器,达到形成良好的生物筛选的目的,有效地避免了污泥膨胀,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可变容积的运行提高了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和操作的灵活性。

4主要处理单元工艺参数设计

1)粗格栅间及进水提升泵房。粗格栅间土建按远期10000m3/d规模一次建成,共设一座,分成两格,近期一用一备,远期二用。粗格栅池尺寸为:7×3.0×7.5m,设回转式机械格栅除污机2台,P=1.5kW,近期两台交替使用,远期同时使用。提升泵房平面尺寸为6×4×13.7m,提升泵房近期安装两台同型号潜水泵,设单泵Q=250m3/h,H=12m,P=15kW。

2)预酸化池。预酸化池不仅起到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以保证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能将污染物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预酸化池尺寸:20×15×6m,有效容积:1650m3,水力停留时间:7.92h。

3)CASS池。按近期5000m3/d规模设计,在CASS池利用好氧、厌氧、缺氧时段的不同功能,去除污水中SS、BOD5、COD、N、P等污染物。CASS尺寸为:L×B×H=35m×25m×6.5m,每座预反应池设水下搅拌器2台,功率P=2.2KW,转速740rpm;主反应区设旋转滗水器2台,工艺参数为:Q=1000m3/h,H=1.8m,P=1.5KW。污泥回流泵4台,2用2备,工艺参数为:Q=125m3/h,H=7.0m,P=4.0kW;剩余污泥排除泵2台,工艺参数为:Q=50m3/h,H=7.0m,P=1.5kW;反应区均采用球形橡胶膜片的膜式微孔曝气器曝气,曝气器均布在池底,曝气器数量:1600个。

4)砂滤池。滤池采用内循环洗砂系统进行连续过滤,废水在过滤装置中直接进行过滤和分离,无需停机进行反冲洗,保证整个净化流程的连续运行。设砂滤池1座,尺寸10m×8×5.5m,过滤面积80m2。

5)巴氏计量槽及紫外消毒渠。巴氏计量槽监测流量,紫外线消毒器杀灭出厂污水中可能含有的细菌和病毒,两者合建。按远期10000m3/d规模设计,设备按近期5000m3/d规模设计。平面尺寸:20×2.0m,有效水深0.9m。

5运行结果

该工程建成后,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试运行,进水水量维持在3000m3/d,未达到满负荷运行,但出水水质良好,经过对该污水处理站的排放口水质进行了连续监测,完全达标。实际进、出水水质见表3。

表3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6结束语

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该服务范围区域内污水处理得到了进一步保障,从而避免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区域流域的水环境污染,对进一步改善该县水体流域水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采用水解酸化/CASS为主体的工艺处理工业园污水,满足综合污水排放不稳定、水质水量差距较大的需求,整个污水处理厂可以稳定高效地运行。该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优良,在同类污水处理中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