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分析

/ 1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分析

罗艳红

罗艳红(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医院广西资源541400)

【中图分类号】R5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7-0227-01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妇产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或造成下肢功能障碍,长期影响生活质量。现对桂林市资源县人民医院6年间8例妇产科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作一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自2005年8月至2010年12月共行妇科手术650例,剖宫产术1000例,发生术后DVT8例,其中妇科术后3例(0.5%),剖宫产术后5例(0.5%)。发病年龄25~71(45.3±5.2)岁。妇科手术中子宫切除术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DVT发生在左下肢6例,右下肢2例。术前检查合并糖尿病1例,术前贫血或术中出血多而输血者4例。

1.2临床表现发病时间:术后3~10d。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肿胀、皮肤苍白、皮温低,活动后加重,腓肠肌握痛阳性为表现。

1.3诊断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损,腓肠肌握痛阳性。所有病例均行超声检查:静脉腔内无彩色血流信号、频谱信号,静脉加压后管腔无塌陷。有2例行静脉造影检查:于阻塞部位可见血栓造成的充盈缺损,远端静脉扩张,近端静脉狭窄,或因阻塞不显影,周围见增生的侧支循环影像。

1.4治疗

1.4.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抗生素预防感染。

1.4.2抗凝及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60~100U/kg,脐周皮下注射,每日2次,至病情减轻后改口服华法林5mg,每日1次,疗程3~6个月。尿激酶20U静滴,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低分子右旋糖酣500ml静滴,每日1次。阿司匹林50mg口服,每日3次。潘生丁50mg口服,每日3次。治疗中监测出凝血时间。

1.4.3外科手术2例病人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切除术。

1.5结果6例经抗凝及溶栓治疗1疗程后病情明显减轻,继续口服药治疗1~3个月后痊愈。2例行血栓切除术者,1例术后效果良好,1例术后遗留轻度下肢功能障碍。

2讨论

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为多年来公认的DVT发生的三大因素。妇产科手术后病人均具备以上三要素。手术前禁食水、灌肠导致机体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术中血管损伤;术后卧床、下肢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如病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黏度、术后应用止血药及妊娠期本身均使血液凝固性高。输血后血液中红细胞碎片、颗粒均可诱发静脉血栓形成,如为库存血,则危险性更高[1,2]。

多个文献报道恶性肿瘤是DVT发生的原因之一[3]。恶性肿瘤细胞中组织因子、促凝蛋白及因子V受体均增多,可激活凝血系统;肿瘤细胞还可以分泌一些与纤溶抑制有关的蛋白,如u-PA及PAI等,从而使纤溶作用消弱。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凝血酶Ⅲ因子、蛋白C缺乏、出现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缺乏等。另外,恶性肿瘤手术范围大、血管损伤机会多、手术时间长、失血多输血概率增加,加之术后卧床时间长均可导致DVT发生的危险性增高。

近年来对DVT重视程度提高,对具备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了干预措施,如术前、术中及时补液浓缩,取消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术后早期活动,手术后预防性应用抗凝治疗等使术后DVT发生减少。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预防性抗凝治疗可以明显减少DVT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秀丽,王英.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形成35例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5,39(2):106-107.

[2]KahnSR.Theclinicaldiangnosisofdeepvenousthrombosis:integratingincidence,riskfactors,andsymptomsandsigns[J].ArchIntermMed,1999,158(15):2315-2323.

[3]SoodCJ,EiisaA.Inheritedthrombophiliasinpregnancy:detectionandtreatment[J].ObstetGynecol,2006,103(3):39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