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检修方法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变电站综合检修方法探索与实践

孙兆磊张津星

(国网河南检修公司国网濮阳供电公司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针对传统的检修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检修的理念,实现一个检修周期内不重复停电,减少电网非正常停电时间、减少人员现场作业时间,提高检修的效率。

关键词:综合检修;检修计划;现场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检修方法存在设备信息掌握不全、专业统筹程度不高、检修前准备不足等问题,检修后设备缺陷遗留、单一设备重复停电等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用电客户对供电可靠性、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供电企业、检修单位全面掌控设备状况,杜绝设备重复停电现象。这就要求必须推行变电站综合检修,综合检修是以提高输变电设备健康水平为目的,以结合停电与不停电检修、坚持设备停电检修“一停多用”、“五结合”、“专业全参与、设备全覆盖”为总体原则,以检修前设备信息全面现场收集为主导,科学安排停电和不停电检修计划,加强检修前各项准备工作,力求检修内容全面深入,现场安全在控、可控、能控,体现出检修能力提升、检修效益提升、设备可靠性提升。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更新工作理念

准确把握电网运行规律和安全生产节奏,在保证电网安全和可靠供电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一停多用”“综合检修”,根据设备状态评价和精益化评价结果,围绕变电站运维检修,以“整站、半站”为主要停电方式,统筹例行检修、消缺、大修、技改、辅修、基建、用户、市政等停电工作,统筹人、财、物等各方资源,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到“一停多用”,从根本上实现变电精益化管理评价目标,实现一个检修周期内不重复停电,减少电网非正常停电时间、减少人员现场作业时间,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最大程度地为现场施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推动运检管理向集约化、精益化转变。

(二)明确管理目标和策略

以安全为基础,以“统筹”为特点,周期性开展变电站整站综合检测、检修及精益化评价工作,对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检修,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确保一、二次设备无检修死角,缺陷消除无遗漏,“一年不消缺、三年不大修,五年不技改,站容站貌焕然一新”,保证一个检修周期内设备安全,最大限度降低变电故障停运等非计划停运。编制三年变电站综合检修滚动计划,统筹例行检修、消缺、大修、技改、辅修、基建、用户等停电工作;按照项目管理方式,组织多专业勘查现场,将原本要在检修过程中完成的工作安排在前期准备阶段来做,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工作;组织各专业专家按照精益化评价细则和十八项反措要求,对停电范围内的设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巡视检查和诊断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前申报技改、大修项目,实现“状态检修”和“综合检修”的有机结合,大幅缩短电网停电时间。

(三)详细编制检修计划

遵循“统筹考虑、全面覆盖”的原则,根据所辖变电站数量,以3-5年为周期,合理安排每年计划开展的“综合检修”变电站数量,形成变电站综合检修初步计划。结合变电站精益化管理评价和设备状态评价结果,收集电网发展规划、基建工程里程碑计划、市政涉电工程、公路及铁路建设引起的线路迁改、用户和电厂接入等工程信息,按照生产配合基建、线路配合变电、低压配合高压、用户配合系统、电厂配合电网的原则,综合考虑电网安全、工作量和自身检修能力等因素,形成综合检修计划,结合内外需求变化,每年组织一次滚动修订。各部门根据“综合检修”计划,协同配合开展前期筹划准备。

(四)强化检修现场管理

针对检修期间电网薄弱环节,强化电网运行监控,开展输变电设备特巡、蹲守、看护,采取红外诊断、缩短巡视周期、恢复有人值守、开展应急值班等方式保障电网安全。实施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按照“方便、就近、明确、清晰”原则,合理划分现场作业区、材料堆放区、休息区;作业人员严格执行“两票三措”和“一书三卡”,分区分组管控、领导分片包干;各级人员着装、标识规范统一、层级分明,外来队伍与本单位人员同标准、同监督、同考核;各类施工器具、机械、车辆等定置定位管理,保障作业现场忙而不乱,秩序井然。实行双重监护制。变电检修专业与施工方执行“双重监护1+1”原则,施工方和变电检修专业各派一名安全监护人,对邻近设备保留带电部位专职监护;针对防腐刷漆交叉作业点多、风险大,要求施工方进行“一对一”监护。实行“同进同出”制、每日收工例会制。

(五)规范全过程技术监督流程

技术监督体系以设备为对象,以精益化评价细则、技术监督管理规定以及有关技术标准、预防事故措施为依据,对新投设备、运行设备进行全面的技术监督,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与“综合检修”在前期准备、组织实施、总结评估三个阶段融合执行。首先,强化管理,明职责、定标准。根据变电站综合检修整体方案,制定“综合检修”全过程技术监督方案,成立领导组和工作组,发挥专业技术支撑职能,组建省、地两级技术监督专业队伍,明确各部门职责、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标准。其次,前期参与,深挖掘、查不足。针对新投设备,收集规划、可研、初设各阶段技术资料,再次审查设备参数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新投设备,现场检查安装调试记录、试验报告,确保“零缺陷”投运;对运行中的设备,检查专业化巡检、带电检测、设备台帐、历史试验记录、缺陷闭环管理、评价报告等,确保评价结果客观正确。同时对仪器仪表的准确性校核进行检查,确保完好可用。再次,实施把关,细诊断、重处理。重点做好基建新投设备投产验收,结合交接试验报告,对设备进行全方位评价;针对在运设备,做好试验数据的比对分析,同时开展盐密、灰密测试、设备质量抽检等项目,做好设备验收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安排整改。最后,送电复诊,实施闭环管理。对缺陷、隐患处理情况“回头看”,对试验报告录入PMS系统进行把关;组织开展投运一周后的专业化巡检、带电检测及精益化评价复评,做好检修前后带电检测数据比对分析,在PMS系统中完成设备动态评价,实施闭环管理,并形成最终技术监督报告,报送专业部门审核备案。

三、实施效果及案例

(一)实施效果

深化变电站综合检修,通过统筹作业项目,均衡安排停电计划,控制检修秩序,初步形成了安排科学、节奏有序、工作有效的运检工作新秩序,未发生六级及以上电网事故,设备健康水平和变电精益化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二)案例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和项目管控,某公司对500千伏变电站变从信息收集、专业统筹、现场组织等方面优化综合检修的实施过程。按计划,该站1号主变停电3天、220千伏母停电6天、220千伏分支线停电3天,为减少重复停电时间,该公司实行各专业“一停多用”、“综合排查整治”方式,变电检修、继保、电气试验、输电线路、运维站等多个专业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实行整个综合检修协同运作,分别对主变及三侧绝缘子喷涂PRTV、220千伏母线实施隔离开关完善化改造、主变进行诊断性试验、站内所有悬式绝缘子进行零值瓷瓶测试。提前2个月制定工作方案,召集运维、检修、安监各相关部门召开两次方案审查会,明确分工,细化现场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危险点控制措施,做到责任到人。同时,在停电前,按专业分工提前对南昌变及对侧变电站相应问题点进行了全方位立体排查,包括大修技改、十八项反措、专项治理、各类缺陷、安全大检查、精益化大检查,收集了所有问题点,并组织各专业对收集上来的各类问题点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为综合检修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最终该项工作提前5天完工,有效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检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