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磨机管理提高台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加强磨机管理提高台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李乐刚金刚龙

(中实洛阳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水泥磨机是水泥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动力设备,可以提供最大的动力需求,台时产量直接影响成本水平。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磨机的生产过程进行因素判断,分析产量不稳定的原因,对同规模的先进厂家进行对比差异分析。按照水泥市场的发展水平,准确的判断内部实际的管理水平,控制生产成本量,改善市场整体的竞争发展水平,完善市场竞争发展优势,改善磨机的台时产量,提升控制效果。

关键词:磨机;台时产量;成本

引言

磨机的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台时产量,需要以有效的成本进行控制,合理的生产成本进行调整,明确磨机的管理要素和标准,对台时产量进行控制,逐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发展优势,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实现磨机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磨机生产基本现状问题

水泥磨机生产过程中受各类原因影响出现水泥磨台效率降低的问题,可能出现入磨物料的比率增大,物料不均匀,不合理,磨体级别的配合不合理,磨内的实际通风水平较差,工艺布置不合理等因素。另外还有可能是因为磨机生产岗位培训不到位造成的。

二台产提高水平的对策实施办法

1逐步降低入磨物料的颗粒比例水平

按照缩小一个级别量的破碎机进行间距判断,采用合理的二次破碎机,控制排列方式,锤头回转的方法,指派专人负责进行合理的管理,明确熟料拌粒的抽检次数,确定入磨粒度。采用有效的颗粒度20mm至40mm进行控制,降低为5mm范围内,达到90%以内为合理标准。

2控制有效的喂料控制量

按照两台磨机上进行分别的装备,设置磨音测量标准,根据磨音的大小量进行调节,逐步缩短检验周期,调整剂量准确性。通过改造磨头的仓下料标准水平,尽可能的杜绝堵料问题,从而稳定下料的流量水平。

3控制调整研磨的体积配置量

根据研磨体级的配比量进行合理的调整,控制体积与研磨的时间比例,研磨与体积质量大小,合理的处理调整体积级别分配量。

4加强磨机锁风,通风效果

按照磨内的通风情况,采用合理的工作方式进行处理。磨尾需要经过合理IDE筛选,铺料,增加重设效果,及时处理翻版锁风阀门。按照密封磨尾逐步输送到设备端,及时清除引风风机管的淤积量,对外壁进行保温材料的防护处理,达到有效的密封封管效果。引风机进口处增设有效的调节风量的翻版,合理的控制风量,确定密封磨头的下斜口位置,加强整体漏风的有效意识防范处理效果。

逐步增加中空轴螺旋槽位置的叶片高度,给予有效料导管进行设定,逐步增强螺旋槽的有效输送水平,控制磨内的通风水平,加强漏灰现象的处理能力,及时解决磨机锁风效果。

5磨内隔仓板的有效改造

将隔仓板改向,控制链接中心的固定圈,按照螺栓的沉孔同向位置,控制料的方向,逐步减少孔的堵塞情况,尽可能的避免螺栓的钢球冲砸情况,防止造成松动或损坏问题。

6水泥入库斗式改造方法

按照环链进行改造,由原11条环链改造为9条环链,增加料斗的数量,不断提升输送量水平,加强过程微料的基础操作,提高实践操作水平,持证上岗,提高经济效益水平变化。

7加强经济效益的调整处理

按照措施的有效实施过程,对水泥磨机的平均产量进行分析,实现从11t/h提升到12.7t/h,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快速的提升。

三分析磨机前期与后期的问题改造方法

1前期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生料立磨在电石渣没用前,台时的有效产量稳定控制在200t/h,细度往往控制在80∪m。干排电石渣投用后,随着渗入的量增加,磨台机水平急剧下降,从200t/h逐步下降到180t/h范围内,细度控制逐步放大到4%,但仍然不会受到控制。分离器转速达到最大标准调为46Hz,依然可能出现超标的问题。另外,立磨振动水平加剧,设备的磨损程度、破损程度增大,设备的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问题,严重的影响立磨的产量水平,造成产量水平下降。振动加剧,排电石渣水分的偏离高度与生料相同,甚至需要优化。根据排电石渣入生料磨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控制参与烘干物料的配置过程,将电石渣入磨,实现粉煤灰、石灰石物料的混合处理,及时调整魔石机磨盘水平,改变原有单独直接的分离出口位置,加强分离器的侧部、顶端的处理,注意空洞的分离间隙,加强对孔洞一侧与外侧的对齐,确保安装宽度的撒料合理性,保证分离器的整体均衡水平。另外,采用动平衡的办法,入料可以采用双料处理办法,加强入料的均匀处理水平,以有效的电石渣分离器烘干方式,提升干混合没入均衡化入库效果,从而降低磨盘的负荷水平。

2后期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后期热电项目建设投产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分析生料磨台的产量变化,控制改造标准。可以对锅炉进行预加热处理,冲管,保持窑尾部粉尘的排放量,控制排放的浓度水平,逐步控制温度,降低幅度,知识生料磨入口风温度的调整,从190℃逐步降低到140℃范围内,合理的控制风量,逐步降低生料立磨的比例水平,使生料立磨不影响停机检修的必要时间。按照工时序列进行上升处理,一旦发现停机故障问题,就无法保证窑系统内,正常燃烧的物料需求,需要对厂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提高生料的磨系统产量水平,从而有效的满足系统的燃烧保准需求。通过有效的论证分析,判断电石渣进入磨管道的锁风装备办法,通过外排口改造方式,加强安装锁风的翻版处理,逐步减少系统的漏风问题。采用有效的封堵方法处理口环位置,逐步缩短截面积,将磨盘、喷口的环间隙进行调整,从5mm至8mm逐步调整为3mm至5mm。逐步增加磨内的风速变化水平,将磨盘阻挡高度从90mm调整为70mm,实现磨内物流速度、燃烧性能的提升。通过二次生料的磨台处理,实现产量的逐步恢复,解决预热锅炉的投放处理过程,合理的控制磨风降低水平,对生料进行磨台产量的下降调整,防止产生各类不良影响。按照需求逐步增加生料磨停机的检修处理时间,加强窑整体系统物料的有效供给,对工序电耗给予降低,合理的对工序电耗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逐步降低工序的用电能耗问题,实现电费水平的节约。

四加强磨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

磨机使用管理过程中,为了降低磨损,降低成本,需要加强工艺设计,对各类物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逐步细化,完善物料的合格化管理,以有效的方式加入,逐步提高生料立磨的产量水平。磨机挡料高度需要与物料的变化统一,建立有效的物料变化标准。通过磨机磨件的调整,加强对喷口环通风面积的处理,及时调整,对磨机的各类工况因素进行分析,确保立磨运行的合理性,提升粉墨工况使用效果。对操作而言,需要以有效的操作方式,及时调整相应的部件,合理的控制物料的变化,确保耐磨件的磨损消耗合理性,提高立磨系统设备的有效维护和保养,加强立磨操作、完善日常检修管理工作。根据魔石的实际情况,每周进行检修制度的分析处理,建立完善详细的工艺标准,对设备维修进行及时调整,不断摸索磨机的整体性能,分析实际状况,加强对生料粉磨电耗问题的处理分析,逐步降低生产成本,合理的控制企业的经营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磨机的管理,有利于提升台时产量,合理的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对磨机进行有效的管理,不断完善台时的有效运行发展管理效果,对立磨进行开发利用,提高立磨应用效果,逐步解决立磨微粉技术,提高立磨的处理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TRMS43.4大型矿渣立磨的开发及应用[J].刘子河,刘志强,胡斌,赵剑波,郑倩,聂文海.中国水泥.2017(03)

[2]浅谈立磨矿渣微粉技术[J].刘锡武,崔宁,陈万法,晁爱福.科技资讯.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