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补髓室底穿孔的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补髓室底穿孔的疗效研究

缪红

缪红

(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医院口腔科214174)

【摘要】在临床上由于医源性或病源性继发的患牙髓室底穿孔导致患牙的保留与拔除常常让医务人员感到比较棘手。一种理想的修补材料使得患牙得以保存是每位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愿望。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377-02

我科自2008年来运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补各种原因发生的髓室底穿孔,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我科门诊收治的髓室底穿孔的患牙共70例,其中牙体牙髓病继发穿孔占45例,医源性穿孔占25例,穿孔直径大于3mm者17例,小于3mm者53例。

2、材料自因化磷酸钙(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商品名瑞邦骨泰)

3、方法所有患牙常规开髓后进行根管预备。在局麻下刮除髓室底穿孔区和根分叉处的病变组织,穿孔区用双氧水、盐水交替冲洗,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球压迫止血,必要时用碘伏棉球封一周,等患牙无自觉症状,无明显叩痛后完成根管充填。取适量自固化磷酸钙粉剂和固化剂进行调和成面团状,然后充填于穿孔区,轻轻加压等其固化,磷酸锌水门订垫底银汞合金充填。拍牙片以备复查对照,治疗后随访3年。

4、疗效评价

成功:治疗后无症状,牙周组织无红肿、痿道,患牙无松动、叩痛,X线牙片显示分叉区破坏牙槽骨有骨样组织沉积。

好转:患牙无症状,无松动。叩痛,无痿道;牙周组织健康,X线牙片示穿孔区阴影缩小。

失败:治疗后出现肿痛,患牙叩痛、松动,痿道形成,X线示穿孔区阴影无变化或有扩大趋势。

成功、好转病例均为有效病例。

二、结果

1、临床分析

穿孔直径大小对修补效果的影响

穿孔直径病例数成功好转失败

<3mm534832

>3mm17862

x2=3.08p<0.05

所致穿孔的原因对修补效果的影响

病因病例数成功好转失败

医源性穿孔252140

继发性穿孔453186

x2=2.38p<0.05

2、结果

在上述图表中用自固化磷酸钙修补髓室底穿孔的病例中,有效者达64例,失败6例,有效率达90%:其中穿孔直径小于3mm,有效率较高达95%;穿孔直径大于3mm者,有效率达77%,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医源性意外穿孔15例,有效率达100%,而牙体牙髓病继发穿孔者45例,有效38例,占84%,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

在临床上不同原因所致的髓室底穿孔均造成患牙穿孔区牙周组织不同程度的先症,而消除先症是修复髓室底穿孔成功的关键。本临床疗效观察中,穿孔直径<3mm组的疗效比穿孔直径>3mm的疗效要好,医源性穿孔病例组的疗效比牙体牙髓病继发性穿孔病例组的疗效要好,考虑为机械性创伤的程度,穿孔区组织先症反应的大小有关。而髓室底穿孔有没有理想的修补材料修复病变区,进一步防止先症的产生,成为至关重要一步。

近年来羟基磷灰石骨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广泛应用于修复骨缺损。但羟基磷灰石骨替代品晶体较难被破骨细胞吸收、降解,长时间植入体内也难以被吸收、替代。基于此骨的替代品又出现了磷酸钙骨水泥(CPC),它是由几种磷酸钙盐组成的混合物,能在人体的环境和温度下硬化,其成分最终转化为羟基磷灰石。

本组采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材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工骨材料。有以下特点:1)生物相容性高,适合做骨缺损的填充材料;2)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成分最终转化为羟基磷灰石;3)操作方便,易塑形,有半小时的硬化时间;4)性能稳定,在人体环境中逐被组织吸收并产生骨组织再生效果,且生物降解速率与成骨速率相当;5)固化时基本不放热,对组织无损伤,无毒性反应、异物反应等。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我科选用自固化磷酸钙修补髓室底穿孔,有效地封闭了穿孔区,并促进了髓室底骨质破坏区的愈合。

在使用该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修补区应严密止血和隔湿;最好用干纱布吸干穿孔处的渗液,再输入混合后的材料并塑形;充填后用45℃——50℃温水纱布覆盖材料上加速固化;要按比例调和,不可滴入太多固化剂造成无法正常固化而继用不便。

参考文献

[1]piecuchJF,PonichteraA,NikoulcariH.Long-termevaluationofporoushydroxyapatiteblocksforridgeaugmentation.IntJoralMaxillofacSurg,1990,19(3):147-150

[2]HongYC,WangJT,HongCYetal.TheperiapicaltissuereactionstoaCalciumPhosphateCementintheteethofmonkeys.JBiomedRes,1991,25:48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