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士与住院婴儿的沟通技巧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浅谈护士与住院婴儿的沟通技巧构建

付晨丽

付晨丽(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475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与住院婴儿的沟通方法及技巧。方法:从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住院婴儿中随机选取9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别编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沟通方法与婴儿进行沟通,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沟通方案。并将两组住院婴儿的后遗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作比较。结果:研究组(2.2%)的后遗症、并发症发生率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2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也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结论:针对住院婴儿,需密切关注其的肢体、神态、表情及异动情况,综合利用语言安抚、抚触沟通、情绪沟通等带有人文关怀性质的沟通技巧,以改善婴儿的生理、心理状态,帮助其顺利渡过危险期。

【关键词】住院婴儿;护士;沟通技巧【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4-0243-01

护患有效沟通是提升护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新生儿病房、婴儿病房中,由于护理对象是不能够准确描述自身状况的婴儿,使得临床护理沟通面临着诸多障碍[1]。本文从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住院婴儿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探讨护士与住院婴儿的沟通方法及技巧。现将重点研究方法和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住院婴儿中随机选取90例进行临床研究和观察。入组标准:年龄3d~6个月;为早产儿或高危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肢体麻痹症;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者;聋哑儿。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别编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各45例。研究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d~5个月,平均年龄为(3.02±0.45)月,体重2.3kg~4.7kg,平均体重为(3.70±0.58)kg;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6d~6个月,平均年龄为(3.21±0.57)月,体重2.2kg~4.9kg,平均体重为(3.82±0.61)kg。将两组婴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和体重等一般资料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沟通方法与婴儿进行沟通,如护理过程中充分集中注意力,保证动作轻柔,语气缓和温柔,多与婴儿进行眼神交流等。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沟通方案,主要沟通方法及技巧如下:(1)关注婴儿病情、临床表现变化:在与婴儿密切接触时,注意观察婴儿眼睛、神态、表情等细微变化,积极查找婴儿啼哭、异动的原因,并将具体情况及时报告给医师进行处理,以有效控制病情[2]。(2)语言安抚:在帮助婴儿换尿布时,将其双手重叠轻轻放在胸部,一只手按住患儿双手,另一只手轻轻抚触其脸蛋、额头和耳朵,使婴儿情绪稳定下来;或者伸出食指让婴儿捏住,以转移其注意力,轻轻吟唱一些安静的儿歌,使用简短的安抚性语言,以缓解患儿哭闹表现。(3)抚触沟通:争取多与婴儿近距离接触,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运用抚触手法与患儿进行肢体沟通,配合播放优美、舒缓类音乐,以改善婴儿肌肉紧张等生理不适症状,使其放松身心,安静入睡。

1.3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住院婴儿的后遗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并将上述指标作比较。

1.4统计学方法对于上述基础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t检验及χ2检验为主,对比以P<0.05为存在显著差异及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比较两组住院婴儿的后遗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具体情况如下:研究组婴儿均未出现严重后遗症,仅有1例患儿住院期间发生惊厥,经护理人员及时对症处理后成功渡过危险期,研究组的后遗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2.2%,住院时间为7~21d,平均住院时间为(15.25±3.28)d。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惊厥、抽搐2例,皮肤感染4例,研究组的后遗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13.3%,住院时间为11~32d,平均住院时间为(22.79±3.45)d。研究组的后遗症、并发症发生率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0,P<0.05);且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也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t=10.63,P<0.05)。

3讨论在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合适、有效的沟通方法,才能比较全面地获取患者的实际生理、心理状态,从而为临床治疗干预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医疗技术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发展,与此同时,临床医疗理念、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其中,自人文关怀理念被引入临床工作中后,传统护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人为本”的护理核心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护理操作能力,还要重视提高自身的语言沟通能力、协调与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3]。

住院婴儿多为危重患儿或早产儿,其生理情况、心理状况较为特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出现焦虑、孤独和恐惧等情绪,多表现为异常哭闹、异动等。而平常住院婴儿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士,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婴儿异常哭闹、异动情况,并积极查找原因,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为顺利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够发挥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有利于阻止病情恶化和发展。

同时,通过恰当的语言安抚、肢体抚触以及音乐放松干预,可以有效转移婴儿的注意力,缓解其心理不适症状,避免因大幅度的情绪波动而干扰正常治疗。此外,有研究证实,抚触沟通不仅可以拉近护士与婴儿之间的距离,起到了消除陌生感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患儿身体发育,刺激婴儿生境系统发育,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在住院婴儿的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善于运用语言安抚、肢体抚触以及音乐干预等多种沟通技巧,以缓解婴儿的紧张、恐惧情绪,减轻其身心负担,增加婴儿的信赖感,保证临床干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1]高雅杰.影响母婴分离病房护患沟通的原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3.[2]卢艳春,李向阳,黄丽娟.护士对新生儿疼痛认知和干预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09(23):2179-2181.[3]薛艳.浅析新生儿护士的沟通技巧[J].医疗装备,2014,35(11):125.作者简介:付晨丽,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师,儿科护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15038219814,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