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模型设计及相关制作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深基坑支护模型设计及相关制作问题分析

彭涛

武汉开来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面积越来越少,出现了各种各样高层建筑、地铁工程,从而使得深基坑开挖深度、规模与数量等日益增加,开挖深度超过20m的深基坑不断出现,且大多数深基坑集中在建筑物与人口密集的市区,受施工场地狭小与施工条件复杂等因素制约,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深基坑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合理的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提高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等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模型设计;制作问题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得到了不断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中支护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不但可以保证基坑的安全,而且可以节约造价,而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即使造价很高,基坑的安全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保障。

1模型设计总体要求

赛题规定采用白卡纸制作整个支护构件,包括挡墙、排桩、腰梁及内支撑,所有构件的外围尺寸不超过12MM。采用标准砂填充模型侧面作为支护结构后方的土体,模型箱内部尺寸0.6M×0.8M×0.58M。最终要求整体模型采用尽可能少的白卡纸(重量最小)达到最大的承载效果,并且任一构件的最大承载位移不超过5MM。支护模型的整体如图1所示。

图1支护模型总体设计示意

模型制作规则:单侧的排桩根数必须多于腰梁根数;构件制作及相互连接均采用双面胶带;挡墙为单层白卡纸,粘贴在排桩外侧,与标准砂直接接触;腰梁设置在排桩内侧,内支撑直接连接在腰梁上;白卡纸挡墙长边之间净距为195~200MM,与模型箱内侧净距不小于200MM;白卡纸挡墙分布在排桩外侧,沿模型箱长度方向通长布置,在两端贴着模型箱内壁向标准砂内弯折,白卡纸与模型箱之间不能有连接;挡墙弯折的长度不大于40MM。挡墙沿模型箱高度方向通长布置,与模型箱底板接触处禁止弯折。

2构件设计

2.1腰梁

腰梁起到连接桩和支撑的作用,按照竞赛模型箱的高度,单侧采用3~5道腰梁进行试验。腰梁统一采用圆形截面,卷纸长度采用50MM。顶部腰梁离桩顶3cM距离,底部腰梁离桩底1cM距离,考虑到常规挡土墙上土压力分布规律,中间的腰梁按照略偏下位置进行布置。

2.2排桩

排桩设计主要考虑数量、截面形式、内外尺寸以及用纸长度等因素变化。根据模型箱内部尺寸,单侧桩数采用7~8根方案,截面采用圆形便于制作,为防止手工制作误差导致最大尺寸超限,限制排桩外围尺寸10~11MM,内部尺寸再按照用纸量调整。

2.3支撑

支撑是整个支护模型的关键构件,为保证整个体系的稳定,在腰梁与桩的交叉点均设置内支撑,因此,腰梁和桩数确定后,支撑的数量也就确定了。支撑轴向荷载按照土压力理论进行初步估算,然后再结合支撑力的试验结果优化支撑的数量及用纸量。

2.3.1支撑轴向荷载的理论估算

假设标准砂表面作用均布荷载q,挡墙高度0.58M,标准砂内摩擦角为35.1°,重度为17.3kN/M3,按照平面问题考虑时可以求得侧向土压力合力为EA=0.157q+0.789。假设单道支撑能承受的轴向力为xkN,按照7根桩4道腰梁布置支护结构,即28根支撑得到的整个侧向支撑力为28xkN。若考虑最大加载400kG,再加上加载板自重60kG,则可以得到q=14.4kPA,EA=3.05kN/M。则根据0.8M挡墙长度,可以得到单根支撑需要的最小支撑力为x=0.087kN≈0.1kN。

2.3.2支撑轴向承载力测试

在构件的内、外直径确定方面为了达到用料最少,支撑力较大的效果,对不同卷纸长度、不同内外径的支撑构件在压力机上进行了轴向挤压试验,每一构件采用4个平行样进行实验。在初步的测试过程发现相同外径的支撑构件,在空心时的承载力与实心时相差并不大,为达到轻质高强的效果,采用专门的卷纸工具进行空心构件的制作并尽量满足外径的上限。

支撑轴向力测试在材料压力试验机上进行,构件长度约为168MM,卷纸长度40~120MM,外径7~12MM,内径6~10MM。由表1试验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卷纸长度越大的支撑轴向承载力越高,而且在支撑的用纸量一定和外径不超限的条件下,适当增加内径有助于轴向承载力的提高,尤其是用纸量较大的情形。根据本次测试结果,采用最小卷纸长度40MM、内径8MM时的空心构件基本可达到0.1kN的轴向承载力,且其外径可以控制在12MM以下,满足了理论计算的最小支撑力要求。

表1支撑构件压力测试结果

因此,若采用28道支撑构件,40MM以上的卷纸长度就能满足整体承载力要求,但在实际模型制造与加载过程发现,由于杆件之间搭接的偏心等影响,40MM卷纸长度做成的支撑构件加载时有部分仍会发生失稳。而且40MM长度白卡纸制作的构件侧面由双面胶粘贴后容易发生截面变形,为保证整体的安全性,适宜采用60MM的卷纸长度制作支撑构件并按照支撑的受力位置进一步优化。

3模型制作相关问题分析

3.1模型杆件尺寸控制问题

(1)制作尺寸控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保证构件制作的均匀性,可以利用一些模具,如不同直径的钢管、圆管等,来控制不同杆件内径的变化,由纸张长度来保证杆件的直径在赛题规定的范围内。

(2)贴胶脱落。考虑到竞赛过程中模型制作完成、称重后有一段时间等待加载,该时间并不固定,期间构件的贴胶非常容易发生脱开,该情形对模型后续的承载力影响很大。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一方面,在制作构件时考虑贴双道胶带增加粘结力,另一方面,在构件的外表缠绕一定量的双面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2模型挡墙凸出问题

挡墙仅能采用一层白卡纸制作,由于纸张相对较薄,挡墙凸出的问题较为普遍,而单纯增加桩数的方法并非最优途径。通过实验分析,注意到凸出较为严重的地方为边上第一、二根桩之间,原因是白卡纸边缘与模型箱之间并无直接连接,承受荷载后白卡纸从边缘发生移位,导致边桩发生明显的转动。该问题可采用两种方案解决。首先,调整桩的分布间距,适当缩小边桩间距。其次,可将白卡纸边缘打毛以增加与有机玻璃板之间的接触摩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受荷后白卡纸发生较大的拉扯变形。

3.3模型挡墙边缘漏砂问题

挡墙边缘漏砂极易导致加载失败,漏砂位置包括挡墙侧边与有机玻璃接触一侧和挡墙纸底面。处理方法是加砂时用纸片盖住白卡纸边缘处,待砂填筑至一定高度后再将纸条抽出,可以有效改善边缘漏砂;底部漏砂问题采用降低底层支撑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漏砂。

3.4标准砂密实度控制问题

填入的标准砂密实度不一致,易导致表面竖向位移超限,引起加载失败。为此,在加砂过程中,采用板条捣砂和橡皮锤振砂相结合的方法,在确保挡墙不凸出的前提下充分压实,并尽量保证挡墙两侧的标准砂密实度一致。

结语

基坑支护模型的设计涉及到构件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整体优化,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确定了模型支撑构件的设计参数,利用数值计算研究了支撑构件的受力特征,给出了优化布置的建议。此外,模型制作过程中白卡纸挡墙变形凸出、构件尺寸超限、挡墙边缘漏砂问题、标准砂密实度不一等问题关系到模型能否正常加载,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

参考文献:

[1]王海涛.MIDAS/GTS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与设计:快速入门与使用技巧[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13.

[2]储信庆,计宏伟.灰底白板纸与白卡纸的弹性常数对比[J].包装工程,2015(23):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