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滨海岸线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连云港市滨海岸线利用研究

袁广春

连云港市城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连云港222000

摘要:连云港位于江苏省北部,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拥的美丽海港城市,拥有独具特色的滨海岸线,滨海汇聚了山脉、基岩、沙滩、滩涂、湿地、海岛等优质自然资源要素。

关键词:滨海岸线;现状;发展

1滨海岸线资源情况

连云港市滨海岸线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灌河口,岸线全长约211.5公里,拥有江苏唯一的基岩港湾海岸和砂质海岸。

绣针河口至西墅段:长度约75公里,为沙质海岸。本段大陆以东的前三岛岸线长6公里,水深20米以上,具备建设深水泊位条件,目前是海珍品保护区;本段秦山岛面积约0.19平方公里,拥有神路、海市蜃楼等资源,享有“秦山古岛,黄海仙境”美誉。

西墅至排淡河口段:长度约43公里,多为基岩海岸,少平地。岸线被城市、旅游、港口利用。西大堤建成后,形成约30平方公里向东开口的海湾,有利于开发大型深水码头。西大堤东侧为连岛,面积约8.1平方公里,岸线长17.7公里,构建以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健康体验为主题的度假圣地。

排淡河口至灌河口段:长度约93.5公里,为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陆域低平,沿岸泥沙活动较频繁,水下地形平缓,-5米等深线离岸8公里左右,-10米等深线距岸近18公里。

2滨海岸线利用现状

目前,连云港市滨海岸线利用有生态保护、港口、城市、渔港、滩涂和养殖、特殊岸线等类型,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生态保护岸线:包括临洪河入海口、西大堤北侧生态岸线、徐圩新区生态段共3处,保护岸线原生态,保护动植物的整体生存环境以及迁徙路径的重要作用。

港口岸线:规划港口岸线67公里,其中已利用的港口岸线约35公里,主港区主要分布于墟沟、庙岭、马腰和旗台作业区,北翼赣榆港区分布于绣针河口以南,南翼徐圩港区分布于埒子口以北,灌河港区分布于灌河口燕尾和堆沟区域。

城市岸线:连岛海滨旅游区、连云墟沟城区、连云新城、赣榆新城共4处。

渔港岸线:包括连岛、高公岛、青口港、海头港、韩口港、柘汪港等渔港。

滩涂和养殖岸线:主要有5处,分布在海州湾北段绣针河口-沙枉河口、烧香河口-埒子口、青口盐场东侧、高公岛东侧、板桥片区东侧、灌西盐场东侧。

特殊利用岸线:位于连云区高公岛,为田湾核电站段。

3滨海岸线利用规划

连云港滨海岸线以国际性蓝色湾区为发展方向,坚决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优化空间布局,严控生态廊道,按照“蓝色湾区、绿色廊道、点轴联动”的空间模式,以海滨大道为驱动轴线,串联滨海岸线港口、产业、城市及特色乡镇、特色田园乡村、渔港等多元要素,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3.1.生态优先,建设美丽湾区

落实绿色发展战略,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发展。

一是构筑山、海、河、岛、湿地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观,严控滨海生态旅游岸线,加强规划空间控制线的充分衔接,划定云台山-连岛、蔷薇河-临洪河等重要生态廊道,预留控制重要滨海发展组团战略生态空间,作为生态红线永久保护。

二是充分依托山、海、湿地等资源禀赋,深挖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滨海休闲旅游,如连岛作为江苏省最大的海岛,建设国际旅游度假胜地;临洪河口湿地打造为世界级湿地公园;埒子河口湿地打造为重要湿地公园。

三是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理,坚决淘汰滨海低端落后产能,推动“两灌”化工园区提档升级。

3.2.以港兴市,推动开放发展

一是建设“一带一路”东方大港。努力建设具有更强集聚辐射能力的枢纽港、产业港、贸易港、物流港。

二是构建东西开放综合枢纽。按照“一体两翼”组合大港的布局,重点打造由主港区、徐圩港区、赣榆港区以及灌河港区组成的港口群,以港口为中心,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内河、海运)、管道和航空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进而带动国际化物流中心、产业中心、商务中心、休闲中心等职能发展。

三是推进主港区、徐圩港区、赣榆港区的分工协作,推动主港区的散货、件杂货、产业码头、部分大宗货物码头逐步向两翼港区迁移,带动主港区的转型升级、两翼港区相关产业的培育。主港区功能升级、港城互动,打造国际性贸易港、商务港、旅游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主港区墟沟作业区及西大堤填海区转型为集商务、金融、会展、旅游休闲、国际航运、集装箱运输等为一体的国际化活力湾区。徐圩港区和赣榆港区注重港产联动,带动后方临港产业发展;灌河港区加强灌河沿线联动,作为特色能源港,提供区域石油储备。

3.3.工业立市,加快产业强市

一是依托临海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着力打造徐圩-板桥产业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积极培育海洋产业,打造全省新的增长极。

二是以沿海交通干线为主轴,依托港口、园区,重点布局临港工业。着力构建沿海产业带,沿海产业区重点打造北翼的柘汪临港产业区、海洋经济开发区、赣榆经济开发区和南翼的徐圩-板桥产业区、灌河港区临港产业区。

三是在海洋渔业方面,形成“捕捞向养殖、陆地向浅海、近海向远洋、粗放利用向绿色健康、养殖为主向多产融合、劳动密集向信息智能”转变的海洋渔业新模式,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紫菜生产加工流通中心、特色海洋休闲渔业示范区。

3.4.核心集聚,构建滨海城市

滨海重点建设连云新城和赣榆新城,推动海州、连云、赣榆一体化发展,引导滨海城市发展从经济导向向人本导向转变、从增量主导的外延式发展到增存并重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城市建设导向到城市治理导向等的价值转变。

一是连云新城是体现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滨海特色魅力所在,须进行超前谋划,打造成为江苏省外滩、陇海线外滩、中亚外滩,重点拓展总部经济、港航服务、休闲旅游、跨境电商、健康医养、商贸会展等业态。通过旗舰多元项目、明星项目的带动,来吸引投资,集聚人气,融入最新的发展理念,提升品牌。

二是赣榆新城引领赣榆区拥抱大海,向东打造具有海滨旅游休闲特色的琴岛天籁片区,承载商业、居住、特色休闲等生活服务业及海洋经济生产性服务业。

3.5.创新驱动、引领特色发展

一是创新驱动,强化区域合作。重点面向亚太、中亚等区域,积极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优势,积极申报自由贸易港区、综合保税区等,建设一批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基地。

二是特色发展,积极培育一批配套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的滨海特色小镇以及特色田园乡村,如彰显海洋风情的海头镇,彰显桃园风情的宿城街道,彰显渔村风情高公岛乡,彰显渔港风情的连岛。

4结语

连云港滨海资源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全省前列,是江苏省最好的黄金海岸,发展潜力巨大,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国际性蓝色湾区建设奠定资源基础。以创新为驱动,解放思想、打破常规,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的跨越之路,大力推进连云港国际性蓝色湾区建设。综上所述,希望本研究能够对连云港市滨海岸线利用及其他滨海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2]其他相关规划及发展研究.

[3]汪红梅,蔡玉林,高祥伟.连云港海岸线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4]臧珊,栾峰.滨海岸线利用方式与城市发展及布局的关系——以三亚和青岛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