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母乳喂养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1

浅谈母乳喂养护理体会

张丽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妇幼保健院甘肃临夏731800)

【摘要】目的:探索及总结母乳喂养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做好孕产期宣教工作,对乳头有缺陷者及早给予指导纠正,给予临床专业的实际指导,鼓励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结论:通过宣教及专业指导多数孕产妇掌握了母乳喂养的技巧和方法,98%做到了成功母乳喂养,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减少了乳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1]。

【关键词】母乳喂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243-02

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母乳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是初生婴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保护婴儿少患病,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哺乳可以减少母亲产后出血,有利于子宫恢复,而且可抑制排卵,降低产妇日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母乳中的某些物质为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有利智力发展,还能增强母婴之间的感情,利于婴儿健康成长。

1.培训及健康宣教

1.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不断完善母乳喂养工作内容,对所有新调入或新毕业到产科工作的人员都要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岗前培训,并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和母乳喂养技巧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新生儿护理、产后护理要点进行培训、考核。每年定期对全科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复训3个小时并进行考核,不断更新观念,熟练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认真执行产科母乳喂养的相关规定。

1.2在院内加强宣

张贴宣传画、标语及举办宣传栏、使每个孕产妇都知道母乳是理想的天然食物,它不仅能提供婴儿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经济方便。通过对产妇及孕妇耐心细致的进行有关母乳喂养知识的护理宣教,让孕产妇知道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妇女在经历妊娠、分娩及哺乳的过程,生理心理都发生重大变化,极易出现紧张、焦虑、担心和恐惧心理,进而影响饮食、睡眠和休息,导致产妇疲劳,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尤其是剖宫产产妇由于对手术的顾虑、精神紧张、麻醉、伤口疼痛、体位限制、睡眠、营养及产后手术并发症等因素干扰和抑制了催乳素及催产素的分泌,使初乳分泌延迟、奶量减少,此外,异常分娩的产妇由于身心疲倦,往往不愿即刻接触,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消除产妇顾虑,帮助和鼓励她们尽早哺乳。

2.2护理措施

2.2.1指导产妇尽早哺乳产后实行母婴同室,鼓励按需哺乳,早在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倡母乳喂养要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因为频繁地吸吮是最好和最快的促使下奶方法,它可刺激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分泌,有利于加速子宫复旧、恶露排出及乳汁的大量分泌,新生儿出生30分钟即开始母婴接触。

2.2.2指导正确哺乳姿势告诉产妇用干净的温毛巾清洗双手及乳头,取坐位或侧卧位,抱新生儿于母亲胸前,使新生儿与母亲胸贴胸、腹贴腹、下颌紧贴乳房,将乳头和大部分的乳晕全含在新生儿口内,刺激新生儿进行早吸吮。母亲一手大拇指轻压于乳房上侧,其余四指放于乳房下侧,改善乳房形态,使新生儿容易含接。剖宫产的产妇手术结束回病房后,由于是仰卧位,可将新生儿俯于母亲胸前进行吸吮,首次母婴接触时间以20~30分为宜。

2.2.3正确处理乳房因素对于乳头内陷孕前未矫正者,可以用橡胶乳头扣紧在母亲的乳头上,间接地让婴儿吸吮母乳,1个月左右可吸出乳头。乳头过大者哺乳前用拇、食指轻柔乳头,哺乳时再用拇、食指轻轻牵拉乳头,使乳头变细变长,将乳头置于婴儿嘴旁,刺激使其张大嘴含接,便于将乳头乳晕一起送入婴儿口中,[2]经数次训练,婴儿即可适应,并自如吸吮到乳汁。对于乳房胀痛者,指导产妇每次哺乳前热敷乳房,疏通乳腺管,两次哺乳间冷敷乳房,以减轻局部充血,轻柔地按摩乳房。

2.2.4合理指导产妇的饮食与休息饮食以流质为主,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少量多餐。多食优质蛋白,如蛋、奶、鱼、瘦肉、豆制品等,也可多食蔬菜与水果。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忌饮酒。分娩后的疲劳,以及小生命的诞生打乱了产妇以往的睡眠习惯,护理人员应给产妇创造干净整洁的病室环境,病室温度适宜,光线不宜过强以保证产妇正常休息。同时,家人应给与充分的关心和体贴,使产妇心情舒畅,愉快的进行母乳喂养。

2.2.5出院指导嘱咐产妇出院后,要保持合理、均衡的饮食,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休息与睡眠,注意个人卫生,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告知哺乳期间不能随意服药,1周之内进行家庭访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医护人员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仔细、认真、正确、及时的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张民.纯母乳喂养及抚触对婴儿发育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08.

[2]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