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方法

樊会莉

关键词:综合实力;评价方法;地方财政;经济

一、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的原则

一是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性,综合评价需要多种多样的评价指标,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综合评价将一无是处。对此,要正确认清综合评价的目的,根据目标找规律,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而为研究提供良好的依据。

二是要明确评价的可比性,在评价地方财政实力时,需要关注评价指标在不同时间、空间以及使用中的可比性。特别是在对地方财政实力作对照时,如果由于特定目的而使用某一种指标,关系到了综合评价的公正性,就需要将这一指标舍去。

三是要明确评价的科学性,评价方案要将科学依据作为保障,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就无法设计出合理的评论指标体系。同时评价体系还需要有相关理论的支持。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在整体结构中有合理的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设计出反映地方财政实力的指标,同时要保证所选择的指标有着较为理想的可靠性、独立性以及代表性。另外,在计算指标数值以及确定评价的级别的过程当中,需要选择数学方法,从而避免偶然性。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及作用对于地方财政实力的往往是各不相同的,是以重要指标需要单独表示,不重要指标则忽略或者给予较小权重。

四是明确目标的可操作性,综合评价方案的提出主要是确定地区的财政经济实力,为此评价的指标就不是简单的堆叠。如果评价内容过于宽泛,容易使综合评价流于形式,出现操作不当的现象。这就需要统计部门的消息,不仅能够提高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还能够节省部分的资金。

五是明确评价的统筹性,综合评价不仅能够从微观方面体现出地方财政实力强弱的原因,又能够从宏观角度反映出地方财政的整体实力,进而为各地政府下个年度的财政工作提供科学的改进证明依据。

六是明确评价的适用性,评价方法要简单适用。对于一些无法量化的指标,需要用简便的方法来得到结果,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在选择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的过程当中,应当优先选择成本较低的数据,并且能够与所需要的指标相契合。

七是明确评价的规范性,财政预算是用来控制和协调在一定时期内的合理预算,保证收支平衡,减轻风险,扩大收入,并能为市场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比如税收的规范性,税收的特征有无偿性和强制性。税收是市场经济规范的必备条件,税收的规范性能够降低企业或者个人的负担,进而对市场的规范发展起推动作用。

二、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的影响因素

影响财政经济实力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不能够凭借单一指标来衡量经济实力,为此要明确这些因素对财政实力的影响力。过去的成就不意味着以后的发展状况能够保持向前发展。财政实力差的地方,其未来可能会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再者,一次性的财政收支规模扩大或者降低,无法准确地判断地方财政实力是下降还是上升,是以在财政实力综合评价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入更多稳定性方面的成分[1]。财政收入包括债务收入、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税收收入虽然是财政收入的直接来源,但它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增长的。所以财政收入的最终来源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其影响因素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国际国内环境状况、国家的重视程度,是否有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人才的培养等等。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生存工具的改进,生产技艺的提高,甚至还有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调整生产关系,就是通过改革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发展水平。国家的发展政策对于财政的收入会有较大的提升。优越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于财政的平稳收入非常重要。

三、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的评价方法

为了更好的综合评价地方的财政实力,需要从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服务等方面选取最优的评价指标。为了能够让各个评价指标达到要求,就需要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认真的分析,从而剔除不必要的评价指标,而且在计算的过程中,如果某个评价指标对权重的影响不大,也应当将其剔除。经过多重的筛选,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剩下的指标组成。由于影响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的因素较为多样,而且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要确定好基本的评价指标,之后就是给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这样能够保证各项评价指标在加权平均之后,得到的结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充实地反映出评价对象的综合实力。通过进行回归分析,借助于经济学、统计学技术给每个评价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进而有效地反映出各个评价指标对于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的影响程度,之后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有四个步骤[2]。

首先是分析主成分。在经济实力的分析中,为了能够系统地全面地研究问题,需要对研究问题产生影响的因素多加思量。在评价地方的财政经济综合实力的过程当中,还要尽可能将影响地方财政经济实力的成分包括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如果这样做,在回归分析中,就会呈现下面两种问题:一是选择指标反映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有重复现象,并且部分指标可能出现高度容错现象,从而无法反映出各项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二是介入回归的变量的数目太多,超过估计值数量,从而使数据无法准确回归。主成分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两种问题。简言之,主成分法就是用数量少的新变量,也就是主成分来表示之前的变量,新变量作为之前变量线性组合,尽可能地缩小之前变量的变差,从而包含之前变量的大多数信息,并且消除多重误差,从而解决两大问题。

再计算排名和得分。将主成分法放在回归分析中,可以把主成分当作自变量,而因变量是地区综合实力的得分。由于还没有得到综合实力的数值,所以需要规定初始得分,而且把初始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测值。为了减轻评价的容错性,需将地区指标数值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为地区综合实力得分估计值,即初始得分。

还要回归求得权重。把第一步之中所得到的主成分作为自变量,同时对第二部当中所得到的初始得分进行回归分析,并且将各个主成分作为回归参数,即各主成分的变量对因变量的供献率以及回归参数和的比值作为主成分变量的权重

最终计算得分。要想得到评价指标的数值,需要使用各项指标加权之后的指标数值,再用第三步当中得到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这样就能够获得地区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的最終得分。在此基础上,为了方便比对起见,可以将得到的分数扩大10倍或者20倍,最终的结果便是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的评价数值。

总之,通过对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分析,能够更好地发现地方财政实力的不足和优势,进而推动政府工作更好的改进,发展核心性财源,并且尽力将其转变为优势,保证政府自身的财政实力,实现政府对地方财政的合理运用。通过精确衡量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来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特别是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各地方的居民能够享有公平的公共服务。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财政收支的稳定,最终为地方经济创造稳定的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凤茹.地方财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2017,23(2):86

[2]赵思喆,李秀霞,宋凯,等.基于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期刊论文被引量预测[J].科技与出版,2017,1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