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功能空间在中小学建筑中的设计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浅析非功能空间在中小学建筑中的设计应用

曾繁涛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051

摘要:非功能空间的设计是对建筑功能空间的补充和完善,中小学建筑中的非功能空间营造,体现出建筑空间多样化特征的设计手段,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的交流活动和健康成长。非功能空间的重点在于打破传统空间类型,增设丰富的非功能空间,引导中小学生在空间中积极地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对比研究非功能空间在中小学建筑中的设计应用,初步探寻了中小学建筑中的非功能空间设计策略。

关键词:非功能空间;中小学建筑;设计

1.非功能空间的基本概述

非功能空间是相对建筑的功能空间而言,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并置的。建筑设计一定是具有使用功能的,这个功能多数是确定性;而建筑的非功能空间是主要功能之外的范畴,主要设置在过渡空间中,设计目的多倾向于营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多义性的空间和具有引导行为的情节空间。

中小学建筑中的非功能空间一般设计在建筑的楼梯、室内外活动平台和庭院,具有公共空间的属性。在建筑空间中,非功能空间恰当地设计,可以使得空间过渡不那么突然,赋予了多种意向空间,在休憩、交流、等待、教学以及交往中能产生一定效能的非确定性使用功能,使整体空间环境迸发活力,提升功能空间的使用效果。

2.非功能空间在中小学的使用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结合实际使用功能,设置一些无明确用途的楼梯、活动平台、庭院空间等,将非功能空间与功能空间并置。在非功能空间的设计中通过控制开放与私密程度、空间尺度大小及空间构成元素的灵活运用,在根据不同的使用人群的需求,在不同环境的作用下,提供满足多种行为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

2.1楼梯空间

交通联系空间分为水平交通空间和垂直交通空间,楼梯是垂直交通中最为常用的。通过人在上行的路径巧妙设计楼梯空间,在满足规范条件要求下,对提高空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巧妙地利用楼梯空间,选择丰富的形状,适当加宽楼梯宽度,通过改变色彩的变化来增加楼梯空间的趣味性。这样的空间变化与交通空间共同构成线型交通体系,改善了传统的楼梯空间单调乏味的状况。

如英格兰parkbrow社区小学的室内直跑楼梯,在楼梯下安排学生休闲阅读,休憩交流的环境,一改传统的楼梯间设计,营造积极有效的互动空间;并在楼梯休息平台上,适当地延伸了平台宽度,可以使中小学生站在不同的空间高度来体验“看与被看”的乐趣。这种非功能空间的设计延伸了室内封闭环境的视角景观,打破了空间界面的单调和闭塞,使整体空间变得富有生趣,也为中小学生在课后嬉戏驻足提供了趣味环境。

英格兰parkbrow社区小学楼梯空间

2.2活动平台空间

活动平台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较多与交通空间复合,但是不以交通为主导功能的空间,围绕在交通空间和主要功能空间中,往往布置在室内外过渡空间中,活动平台的良好设计,将室内外环境相融合,增加休憩交流的空间,提供中小学生游戏活动的场所,模糊边界,加强了中小学生与外在环境的交流。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直曲相融的设计手法,形成内外呼应的非功能空间,利于中小学生课后的游戏交往,使中小学生处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的交换,促进中小学生的茁壮成长。

尤其是建筑的景观活动平台,通过增加绿植,通透的空间特性使室内产生流动感,人的行为活动成为视觉焦点。如伦敦Marlborough初级中学,通过活动平台的精心设计,提供丰富的室外、半室外活动平台,给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场所。在这个非功能空间里,学生可以席地而坐在草坪上发呆看风景,可以多人成组进行游戏,也可以在生物多样性的花坛中对大自然进行探索。

伦敦Marlborough初级中学

2.3庭院空间

庭院空间在中小学建筑中,一般都具有自然采光、阳光充足,能够在庭院空间中感受时间的流逝,四季的变化。庭院空间是一处具有相对私密、半私密或开放的小空间。由于中小学生天性是活泼好动,猎奇心强,建筑设计中需要大空间的开放,也需要小空间的隐蔽,丰富的空间满足中小学生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需求。同时,安排各种适宜人们等待、娱乐、交流的庭院空间,布置学生作品展示板,放置座椅板凳,释放中小学生的束缚感,给师生、父母和子女之间提供较多的交流机会,在这些空间中融汇各种知识、思想和文化,相互交流、传递和碰撞,有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家长的交流和老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如北京房山区第四中学,通过架空层和中庭结合,设置大台阶和景观坡地,使教室内部望中庭可以层层景异;课间同学之间还可以坐在大台阶是集会、表演和课外小组活动。灵活的非功能空间的庭院形态,有利于各功能空间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吸引了中小学生驻足停留,创造出积极活跃的互动空间。

北京房山四中架空庭院和中庭

3.总结

空间,由设计者所定义,因使用者而生。人即空间使用的主题,会用不同的方式或感官来认识并熟悉一个空间。因此,给予更多丰富的非功能空间是极其重要的,非功能空间的建筑设计也体现了更强的设计创造性,这样的营造手法可以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更多的选择模式,积极的非功能空间能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心理感受,营造可以多方式引导与学习有关,缓解学习工作压力,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交往,锻炼思维激发创意。让青少年与老师及青少年之间产生交流和学习教育的效能,同时也让这些空间成为在校时光的珍贵回忆。本文通过对非功能空间的探寻,建筑设计师在中小学建筑融入并分析研究非功能空间的设计,将学校建筑空间更加有趣、高效、适宜地服务于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