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李静瑶

(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48例:西医治疗加中药汤剂辩证施治,对照组42例:单用西医抗溃疡。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4周后胃镜复查情况。结果:经过观察得出结论,两组的治疗结果有着明显的差异,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明显比对照组缓解快,且胃镜复查溃疡修复较好。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上采取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的加快溃疡愈合,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后期随访复发率也较低。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218-01

消化性溃疡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多发病。其主要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1]。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反酸、嗳气、呕血、黑便等。在世界各地,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都很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年最为常见,据统计,全球约10%的人一生中都得过消化性溃疡。溃疡的发病原因多样,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饮食不规律、吸烟、饮酒、应急和心理因素等均有关。在中医学当中,消化性溃疡以“胃疡”辨病,可发生于胃脘痛、便血、呕血、痞满、呕吐、吐酸等病症中,多因情志郁怒,饮食不节,外邪侵扰或因药物刺激等,使脾胃失健,胃络受损而出现溃疡。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2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90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5岁~70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14天,最长3年,平均3.5月。对照组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14岁~72岁,品均49.2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3.2年,平均3.7月。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疼痛,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经纤维胃镜及胃粘膜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活动期溃疡者纳入研究对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穿孔者不作为研究对象。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雷贝拉唑20mg,每日1次,硫糖铝混悬凝胶1.0,每日2次,饭前服用,连服4周。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溃疡方,药物组成:柴胡15g,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5g,枳壳12g,陈皮15g,半夏12g,香附12g,党参15g,甘草6g。随症加减:气滞痛剧者加延胡索、川楝子,腹胀纳呆者加焦山楂、炒麦芽,反酸者加海螵蛸、瓦楞子,口苦郁热者加黄芩、黄连,湿滞苔厚者加苍术、藿香,淤血明显者加丹参、蒲黄。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4周1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判定标准

1月后复查胃镜,根据胃镜复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判定。治愈:溃疡愈合,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食欲增加;有效:溃疡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无效:复查胃镜溃疡无好转,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治疗组48例,治愈36例,占75.00%,有效10例,占20.83%,无效2例,占4.17%,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42例,治愈22例,占52.38%,有效14例,占33.33%,无效6例,占14.29%,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结语

目前,西医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及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西医治疗对溃疡病灶的总体疗效是及时而明显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长时间西药治疗副作用较大,停药后易复发。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能取得良好效果,较快的缓解症状,缩短疗程,解决远期疗效及易复发等问题。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自拟溃疡方治疗本病,其中柴胡、枳壳、白芍、炙甘草为四逆散,疏肝解郁止痛,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为五味异功散健脾益气,再根据气滞、湿阻、食积、热郁、血瘀等随症化裁,取得显著疗效。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戴万亨,主编.中西医临床内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