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与应用

孔钢杰

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51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发展较快的结构体系,在现代建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适用、经济等角度分析其与传统建筑施工不同的特点,结合装配式建筑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来探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点,对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提出展望,对其施工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

1前言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不仅建设周期长,生产率低下,且工程质量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难以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具体是通过工厂预制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构件、部品及材料,并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采取机械化的吊装方式,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安装,最后采用浆锚、后浇混凝土的方式连接形成建筑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有效规避了施工工序及天气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大大缩短了建筑施工的工期,通过预制模式,实现定型模板的制作及各项工艺的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及生产效率,降低施工材料的损耗。此外,装配式建筑的自重较轻,大大降低了建筑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工人根据要求现场组装,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在降低了现场劳动力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建筑施工的精确度,不仅保证了质量,也较为安全环保。装配式建筑还能有效克服传统建筑中承重墙多、开间小、房屋空间难以分隔等弊端,可以根据居民需要,利用轻质隔墙,对房屋的开间进行灵活分隔,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装配式建筑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应用,其优势是传统建筑难以比拟的,是当前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2.1污染少、噪声小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主要是在预制工厂预制而成,在施工现场后进行拼装,与传统的现场浇筑方式相比,由于不需要现场搅拌、振捣的且不需要大量的施工机械,减小了现场的粉尘和噪音。

2.2模板标准化、工业化程度高

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步骤是现场搭设脚手架、拼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施工。其中模板工程是整个施工的重要部分,由于不同工程的构件不同,模板不能重复吕勇,只能选用一次性木模板,耗费大量的木材。装配式建筑由于其施工特性,多为标准化作业,因此同型号构件可采用钢模板进行预制,模板重复应用。

2.3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装配式建筑由于不需在现场进行浇筑、养护混凝土,建筑构件在预制厂制作后运至施工现场,现场主要是以拼装预制构件为主,工作量小,且机械化程度高,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从而显著缩短工期。

2.4安全系数高、施工质量高

现场浇筑施工需要宽阔的施工现场,在施工前要进行三通一平,布置拌合站、工人宿舍、项目指挥部等位置。装配式建筑仅保证运输方便即可,机械作业不需要大量的人工,较小了安全隐患,安全系数高。由于装配式建筑相较现浇混凝土有较高标准化要求,施工较为规范,施工质量高。

2.5建筑造型新颖、美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向往越发突出,目前的建筑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装配式建筑可以根据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设计,使建筑融入城市,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

3装配式建筑在住房建筑中的应用

3.1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要点

根据建筑风格、结构及户型需要,对板、窗、外墙等所需的预制结构部件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由专业化工厂企业打造统一标准、系统、规格的构件和成型部品,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对这些构件及部品进行现场装配式施工,并在关节点上进行连接及现场浇筑,将构件、部品与结构现浇的梁、柱连接起来,提升住房施工建设的速度。在住房建筑施工中,可借由构件标准化及模数化的方式,将施工构件、机电、装饰、给排水、通讯等系统及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多项功能的一体化,使建筑施工更显精益化。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对现场施工的自动化程度有较高的要求,而现场施工也需要配备机械化的设备,这就需要加强施工安全控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预防,将影响住房性能及质量的不可控因素降至最低,确保住房建筑产品质量的精确性与稳定性,保证住房建筑的整体质量及性能。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实现清洁生产,在保证住房建筑工程质量、功能,并控制好成本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设计,改善管理,使用绿色环保的能源及原料,充分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源头处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产业升级。

3.2装配式建筑的应用

延伸装配式建筑能利用大开间灵活分割方式,打造分离式住宅,构建多样化室内空间,能够结合住户的不同阶段需要及家庭结构变化而变更户型,调整室内空间的格局,实现户型的可变性,丰富室内空间的格局,实现功能的灵活性,避免二次装修对房屋的损害,为家居生活增加便利,也有效延长了房屋的寿命。产品化的内隔墙系统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通过工厂化作业,借由标准的生产线,实现产品化的墙体系统,满足可变式多功能的墙体要求。同时应用墙体系统可变空间处理技术,解决传统墙体系统不可移动的瓶颈,实现墙体系统的多次循环使用,而不会破坏原有建筑体。利用多功能连接件,实现墙体系统与连接件的结合,能保证外观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住房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最大限度优化资源。为满足多样化室内空间的需求,还可通过精细化的建筑规划,将部品设计纳入到整体的住房建筑规划当中,打造一体化的墙体家具,例如运用墙体系统来代替衣柜后壁板,实现墙体与衣柜的有机结合,采用固定式分体组合家具,通过可折装方法将吊柜、层板、台面等连接件与墙体连接,不但简化了室内结构,还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室内空间,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3.3装配式建筑的应用

推广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住房建筑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众所周知,然而其生产成本高、预制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也给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发展造成瓶颈,要实现广泛推广仍需时间。当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预制构件质量、节点控制、施工工艺、性能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相关的标准规范及技术体系也日渐出台,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住宅需求日益加大,劳动力成本日渐提高的形势下,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与传统建筑方式的建造成本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装配式建筑在住房建筑中的应用有着较大发展前景。当前应充分加强政策引导及市场导向,切实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相应的优惠鼓励政策,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与扶持。同时结合本国实际,着力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实现建筑产品及建筑结构的标准化、系统化和配套化,研发出适用于住房建筑施工的结构体系、构件体系及配套体系,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需求。

4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使用新材料、应用新工艺、发展新技术是建筑业进步的必然趋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符合这个必然趋势的。我们国家正努力做到制定有关规范,完替相应政策,增强监管力度,转变思想观念,更新设计方法,相信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一定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德海,陈娜,韩进宇.基于BIM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06:81-85.

[2]朱龙奎.长效节能型装配式建筑体系成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J].建筑施工,2017,03:399-401.

[3]唐艳娴.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4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