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向仲林

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一外科4214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而导致的髋部骨折的患者便急剧增加,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临床治疗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而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利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来治疗骨科创伤尤其是髋部骨折的成功率得以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文章主要便论述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部骨折中的适应证等内容。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髋部骨折;适应症

实践证明,利用现今先进的医学技术来对髋部骨折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治疗其术后10年的优良率在90%以上,这就极大的鼓舞了医师应用此种方式来治疗髋部骨折,同时也让更多的患者接受了这种治疗方式,这对髋部骨折甚至是骨科创伤的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保证一定的治疗优良率但是实际操作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比如说髋部骨折治疗时选用何种关节假体来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这种置换术在治疗中有何适应征及指征等。

1.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简介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医学上是属于骨科的治疗方式,治疗时的主要症状是关节有疼痛感。它指的是医师通过外科技术将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和构造、功能来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及陶瓷等之类的材料制成的人工关节假体植入人体内,使之代替患者患病关节的功能来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的功能。在目前的人工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两类手术,它也同时是二十一新世纪中最为成功的骨科手术之一。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髋部骨折时,不仅可以彻底解决骨折后骨头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问题,避免患者长期卧床,还能由此而减少患者长期卧床引发的其它并发症,减轻患者家属的护理负担,提高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2.髋部骨折的简介

髋部是人身体躯干与腿相连接的部位,它主要是让人的躯干和腿能够听从自己的指令向前或后、左、右来自主运动。髋部骨折主要是指髋臼骨折、股骨近端骨折,其中就包括股髋臼骨折、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这几大类,而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髋部骨折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使得人体骨骼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患者大部分都是高龄患者。

髋部骨折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跌倒。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的最直接原因便是跌倒;二是骨质疏松症。它与髋部骨折发生的频率是成正比的;三是性别差异。实践研究证明,女性发生髋部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四是人种差别。钙质摄入少的人种比较容易发生髋部骨折;五是视觉及平衡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3.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部骨折中的适应证及手术指征

3.1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臼骨折中的手术指征

在髋臼骨折的治疗中,医师一般是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式。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在髋部骨折的髋臼骨折治疗中时,它的适应证主要是有:患者出现继发性骨关节炎、骨坏死和由于患者关节畸形所引发的疼痛、功能障碍,利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时患者往往做过内固定处理或是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骨缺损现象的发生。而其手术指征主要是:临床手术前应当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人工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这样便能保证手术效果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在临床手术进行中,医师要尽可能的取出患者体内原有的内固定物,让患者髋臼充分显露出来确定是否有骨缺损,若有则进行植骨。

3.2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适应证及手术指征

在医学史上,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来进行股骨转子间的治疗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因为股骨转子间的骨折在松质骨中比较容易愈合,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便能收到理想中的效果,多数医师便认为不需要再对患者进行更为复杂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根据医学中大量的临床实践可知,当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出现严重的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强直这些现象时才需要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这也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适应证。相较于其它骨折部位进行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而言,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手术操作更为复杂,术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大。

3.3股骨颈骨折中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指征

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应当要考虑的适应证有:一是患者的年龄。实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年龄往往在60岁以上;二是患者出现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当患者由于其他原因而耽误治疗出现其它骨折并发症时便应当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此时患者年龄也可以是55岁左右;三是患者出现外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内固定治疗失败所引起的;四是患者在骨折前已有髋关节疾病。五是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若患者本身骨折情况糟糕但仍能承受临床手术时便应当尽早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治疗。

在股骨颈骨折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中,人工关节置换术有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当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患者手术指征有:患者存在新鲜骨折、骨折前活动能力低,患者对髋关节无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表现差、患者本身身体机能差且难以承受其它更大的临床手术,患者是脑血管病后遗症。当对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其手术指征是:陈旧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伤前髋关节已有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尤其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它的不愈合率、患者股骨头坏死率一直都很高,因此,医学上应当要加强对此种骨折的研究治疗,以期可以让患者骨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患者出现其它并发症的概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部骨折中的治疗既有益处也有弊端,但是相信在如今医学持续发展,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真正解决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部骨折中治疗的弊端也指日可待,而这也是医学工作者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张金星.人工关节置换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

[2]梁波.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体会[J].中外医疗,2010

[3]金永利.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