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配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配合研究

王琴

(合肥市骨科医院手术室;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探析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5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实验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术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防止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过快、降低血压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率,提升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配合;护理效果;并发症率

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先天性髋臼缺陷、骨头病变坏死、肢体功能不全、骨折变形等患者[1]。本文将对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室中采取精细化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做出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5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为(68.57±8.32)岁;实验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0~86岁,平均年龄为(68.46±8.7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全髋关节手术中给予常规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包括静脉注射、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实验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手术室护理配合,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在术前需要对手术所需仪器、工具按照“三查七对”原则进行消毒与检查,并熟悉与掌握手术流程与注意事项,尤其是要做好急救药品与血浆的准备工作。其次要控制手术室中的人数,实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命体征变化。在术前要为患者介绍手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并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肢部位进行上肢输液,保持适度的输液速度与输液量。术前应清点好缝针、纱布以及医疗器械的具体数目。

1.2.1术中护理

在手术进行中,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取较为舒适的卧位,并对手术室中的温度与湿度进行适度的调节,一般温度以24摄氏度、湿度以50%为宜。其次要将输液的液体温度控制在36摄氏度左右,并实时监测患者的脉搏、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另外要控制好患者吸氧的浓度,让吸氧量符合心肌的供氧量。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手术流程,保持思维清晰,准确传递物品,对医疗器械的污血做到及时的清洗,以此来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术中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1.2.3术后护理

安装假体之后,护理人员需要用生理盐水将患肢切口冲洗干净,并放置引流管,将切口各层组织进行缝合。缝合完成之后,需要及时将患者切口周边皮肤表面的血渍清洗干净,并将尿袋与引流袋处理好。并检查术中有无出现压疮、皮肤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最后护理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搬运姿势,将患肢保持中立的位置,防止患者两腿交叉,更不可侧卧,避免关节发生脱位。

1.3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并发症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为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率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X2)检验比较。P<0.05代表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

实验组心率为(72.38±4.67)min/次,收缩压为(123.25±8.29)mmHg,舒张压为(79.57±7.32)mmHg,呼吸频率为(18.89±1.75)min/次;对照组心率为(79.42±4.96)min/次,收缩压为(134.66±8.57)mmHg,舒张压为(89.37±6.74)mmHg,呼吸频率为(20.76±1.54)min/次。经比较发现,实验组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5.5677,P=0.0000);实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5.1532,P=0.0000)(t=5.2928,P=0.0000);实验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4.3076,P=0.0001)。

2.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率

实验组切口感染0例,出血1例,深静脉血栓1例,神经损伤0例、假体疼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10.00%;对照组切口感染1例,出血2例,深静脉血栓3例,神经损伤2例、假体疼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并发症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X2=5.0875,P=0.0241)。

3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所用的人工髋关节是金属材质,可以替代已经病变的髋关节,有效缓解患者髋部的疼痛,矫正髋关节畸形,提升髋关节的稳定性[2]。

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的术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如下:①精细化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手术依从性[3]。并在术前做好手术的一切准备,提高手术准备效率与准确性。②此外精细化手术室护理配合在术中可以保证手术室中的温度与湿度符合手术条件,控制患者吸氧量与浓度。并实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与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率[4]。

综上所述,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采取精细化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过快,促使血压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率得以显著降低,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艳容.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52-53.

[2]崔紫藤.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配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67-268.

[3]苏蕊.探究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有效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321.

[4]陈捷,邱赛琴,崔志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准备及术中医护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