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方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1

中医护理方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刘美丽

(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2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31例)与中医护理方案(观察组,31例)在肺功能改善效果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31例患者在接受了中医护理方案干预后,其FEV1/FVC与FEV1预计值均取得了显著提升,且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有着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方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48-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在患者发病后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将进一步病发为肺心病及呼吸衰竭等常见慢性疾病[1]。患者在临床上的病症表现多以咳嗽、咳痰,且同时伴有喘息及呼吸困难等状况,情况严重者甚至还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受到重大威胁。本次研究将重点就关于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采取的中医护理方案展开具体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排除心、肝、肾严重受损,及存在有老年痴呆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2.5±4.9)岁;对照组男22例,女9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72.8±4.6)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常规资料比较均未发现有典型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吸氧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干预,依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针对存在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应确保病房内温湿度始终保持在较为适宜的范围内,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咳嗽严重者可取半坐卧位,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定期清洁口腔卫生。依据医嘱对患者实施耳穴贴压,取神门、气管、皮质下等穴位;拔火罐,取风门、肺俞、大椎、膏盲等穴位。(2)针对存在有喘息、呼吸急促症状的患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依据医嘱采取氧疗措施,观察氧气吸入效果。指导患者尽快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如采取腹式呼吸法。穴位按摩,取内关、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3)针对存在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改变情况,并用温水擦洗,给予冰袋降温,在患者大量出汗时应及时擦拭汗液,并养成勤换衣的良好习惯。依据医嘱采取刮痧治疗,取风池、大椎、肺俞等穴位。(4)针对存在有腹胀、纳呆等症状的患者,应引导患者加强体育锻炼。依据医嘱实施穴位贴敷,取气海、关元、中脘、神阙等穴位;采取艾灸治疗,取足三里、中脘等穴位。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前后的FEV1/FVC(%)及FEV1预计值展开统计分析,评价其肺功能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FEV1/FVC与FEV1预计值,护理前组间对比无典型差异(P>0.05);护理以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情况比较(x-±s)

注:△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及治疗疾病,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除对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治疗措施外,同时应用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增强患者的预后恢复质量。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最为典型的一项特征即体现在完全依据中医理论体系且更加关注于辨证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临床效果显著,可加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降低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十分显著。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了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肺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2]。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有着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蕾.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的可行性[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12):73-74.

[2]段敏.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6(17):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