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研究

刘敏

刘敏

武汉华农大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田园综合体”横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休闲旅游经济发展两个领域,是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从田园综合体概念入手,以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智慧农都”都市田园综合体为例,在分析田园综合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规划的关键点、产业和功能区的规划布局技巧,进一步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

1田园综合体概念

田园综合体不仅涉及休闲旅游,而且还融合了生态农业和田园社区,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规划设计的新型农业园区,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促进农业、服务业以及加工业的有效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大力支持和鼓励有条件进行乡村开发、建设的乡镇地区,使更多的农民参与到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规划中,以造福农民为目标,致力于建设更多集循环农业、农业创意、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2田园综合体特征

2.1建立在特定空间环境基础上

在进行田园综合体规划时,对空间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对于预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周边区域,必须拥有丰富的天然山水资源。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智慧农都”都市田园综合体有长江、通顺河两条过境河流,将规划区围在其中,形如一个狭长岛屿;区内还有内荆河、总干沟、一至九支沟等水系,另有35000亩的喜鹊湖养殖水面,水网发达。区域东南部有一处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保护区有湿地维管束植物74种,浮游生物54种,底栖动物42种,此外,保护区内现有有脊椎动物167种,占湖北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20.5%,其中鱼类53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16种,鸟类77种,兽类14种。综合体和周围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湿地景观和农业资源,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构建了良好的空间环境。

其次,预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内外部交通应当便利,最好选址在距离城市5-20公里的范围内。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智慧农都”都市田园综合体位于武汉市经济开发区汉南区,距离武汉市主城区仅1个小时车程。区内拥有港口、铁路、公路、轨道等交通条件,交通优势凸显。规划区内有高速公路、省道东西向贯通。汉洪高速出入口匝道位于规划区北部,且经开区对汉洪高速有优惠政策,沌口至纱帽段的高速实行免费。S321北至汉洪高速汉南匝道口、南至仙桃,S103南至洪湖、东至纱帽。总体来说,规划区交通环境四通八达,十分便利,为都市田园综合体的健康、长久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再次,对于一个有实力的田园综合体必须拥有广阔的面积,才能够体现出综合实力,需要占据667公顷以上的土地,此外,需要均匀分配田园综合体的相关功能和相关建设项目,为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开发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其中70%以上的土地用于农业用地面积,而农庄的占地面积不应超过10%,这种规划是最为科学合理的。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智慧农都”都市田园综合体东临长江,南至东荆河和五湖湿地,西接银莲湖路(030县道),北抵通顺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南部、南部和西部为江河冲积平原以及由湖泊淤积而成的宽阔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质地多样,为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规划面积约49.61平方公里,其中村镇居民点用地占规划区总面积的7.2%,农业用地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3.20%,不但有利于构建多种农事体验项目,而且还非常适合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田园综合体主要以空间环境为依托,努力打造农田整体景观,独具特色,形成一种新型开发模式,即将环境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机结合。由此可见,在进行田园综合体规划时,相关企业和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空间环境。

2.2多以休闲文化为主题

田园综合体涵盖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不仅能够实现游客亲近自然、欣赏美丽风景的愿望,而且还能够满足各方游客对田园综合体的更高层次要求。此外,田园综合体内需要建设一些基础设施以及符合城市口味的娱乐项目,让成千上万的游客在游玩期间能够切身体验到农事乐趣。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智慧农都”都市田园综合体以农耕文化、种业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养生文化为载体,游客可以自己动手种植蔬菜,享受耕作的乐趣,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农业活动和民俗活动中,充分挖掘田园综合体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度假娱乐的功能。

2.3将服务业、农业、工业进行有机融合

2016年,武汉经开区(汉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3亿元,农业总产值26.54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20亿元,乡村休闲旅游业实现接待人次突破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田园综合体根本目的在于将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完美结合在一起,将单一农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同时,田园综合体还与纯粹的观光游览存在很大差异,不仅有助于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带来巨大综合收益。

3.规划田园综合体的关键点

1)创新性:一是田园综合体包含多样化的产业,规划的同时,要注重创新,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产业的功能需求,合理部署规划布局中的各个产业;其次,从田园旅游消费群体的实际出发;将各个功能片区进行创新、合理布局,以达到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主题性:旅游的灵魂是文化。在进行田园综合体规划时,需要进行全面考量,不仅要考虑布局的主题性,还要考虑文化性。在寻找文化主题时,相关人员可以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当地节日出发,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以便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3)生态性:任何旅游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生态基础上,此外,在规划田园综合体时需要重点考虑生态因素。

4)特色性:不论田园综合体坐落在哪一个地方,都需要与地方特色进行紧密结合,此外,特色性是区别于其他同类型项目业态的最大竞争力。

4.田园综合体规划和布局技巧

4.1产业结构的规划与布局

针对产业的多样性,不同产业的规划布局应针对不同产业的性质和功能需求,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区不仅是开展农业休闲、农业耕作的承载区,而且也是全国最大的田园景观背景区,在进行规划布局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需要达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相应要求。

其次,事先预留出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的活动空间。

再次,为CSA(社区支持农业)菜地空间提供文化旅游产业区。文化旅游产业区还要进行多方面考虑,不仅要规模匹配和空间匹配,还要考虑功能匹配,旅游度假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使多样的业态规划呈现在游客面前;融入丰富的文化生活内容,创造出符合度假产品、自然生态的旅游产品的组合。

最后,在进行规划时,需要尊重地方及村舍片区的村落原貌,类似于恢复“原始”的村庄。此外,还需要布局管理和特殊服务区,建立完整的乡村服务功能。

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智慧农都”都市田园综合体以种业为核心,以水产健康养殖为特色,以农产品加工物流业为支柱,以休闲农业为新动力,拓展农业多动能,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促进三产融合,打造第六产业。

4.2功能区规划布局

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智慧农都”都市田园综合体形成了“一镇两轴三村四园多节点”的功能分区,其中:一镇即种业小镇;两轴为以总干沟为基础的农业景观展示轴和以内荆河为依托的滨水景观体验轴;三村是湘口智能新村、汉江共享民俗村和水洪康养新村;四园是现代种业科技示范园,喜鹊湖水产示范园,休闲农业体验园,农业装备及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多节点为围绕总干沟及内荆河,设置多个景观节点。

结束语:

总之,田园综合体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建设,可以整合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资源,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能有效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戴大方,王景亮,俞伟康.田园综合体建筑特色与色彩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6(21):3-4.

[2]丁歆.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J].现代装饰(理论),20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