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术前心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患者术前心理干预

梅虹

梅虹(湖北省大冶市妇幼保健院4351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391-02

【摘要】多数患者术前会产生复杂的心理状态,引起的原因主要有:焦虑、疼痛、忧郁、依赖等,有效实施心理干预对患者康复有很大帮助。本文综述几种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有:认知疗法、松驰疗法、情绪干预、行为干预、语言暗示干预、家庭干预、视听干预、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信息支持疗法等。

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主要作用介绍如下

1.认知疗法主要是针对手术疼痛的心理干预。向患者介绍麻醉术的流程和麻醉药的知识,患者疾病和手术有关的知识,使患者对手术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改变了患者的认识误区。

2.松驰疗法主要是针对焦虑的心理干预。医护人员要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的疑问,术前指导患者进行一些放松训练,达到患者心情平静,血压和心率正常,肌肉放松的目的。术中进行安慰和鼓励,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

3.情绪干预患者术前对手术和麻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分析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安慰,向患者讲解情绪与疾病治疗的相互关系,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正性积极情绪。

4.行为干预教会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如何积极配合治疗,如平卧、禁食水、听指令性动作等。如对子宫切除妇女患者以感情宣泄法来增强妇女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鼓励患者早下地活动。

5.语言暗示干预医护人员要以充满信心的态度和坚定的语调,充分的事实为依据,向患者说明道理,给予患者同情和支持,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树立对手术的信心。

6.家庭干预手术不但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同时也对患者家庭成员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对护理人员来说,即要做患者的心理疏导,还要做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使家属更能够以全心投入对患者的照料和情感支持,减轻患者的各种负面情绪对手术的影响。

7.视听干预就是影像干预,术前向患者播放音乐或影像,以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的方法。Berbel等[1]的研究表明,术前通过音乐疗法对降低术前焦虑与镇静药物同样有效,证实音乐疗法可有效运用于降低术前焦虑。

8.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情感交流,主动热情的与患者谈心,聊天,和患者交朋友,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并指导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

9.信息支持疗法主要是针对手术能否顺利和安全进行的心理干预。可以鼓励患者把引起焦虑的原因表达出来,根据患者产生压力的不同原因给予针对性的疏导与干预[2]。医护人员在术前要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的情况、技术水平和医院医疗设备,术中要注意的事项,帮助患者获得正确的信息[3]。

以上是降低术前心理干预的几种方法的综述,在临床心理干预往往不是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进行健康教育、认知疗法等,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4]。干预方法不仅运用于临床护理,出院后也要给予不定期上门探访,电话指导。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生活指导如合理饮食和睡眠等,[5]。心理干预是术前护理的关键,是手术成攻与疾病康复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BerbelP,MioxJ,QuintanaS,Musicversusdiazepamtoreducepreoperativeanxiety:arandomizedcontrolledclinicaltrial[J].RevEspAnestesiolReanim.200754(6):355-358.

[2]宋义英,吴丽娟,林宝珠,等.护理干预对剖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2.

[3]沈若玲,张孟喜.术前信息支持对降低开胸手术病人焦虑程度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254-255.

[4]欧树玉.心肌炎的心理干预.现代医院.2008,8(10):68-69.

[5]邱玉清,梁洪球.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现代医院.2008,8(1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