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发展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当代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发展变化

杜华龙

天津城建大学

摘要:近年来,历史建筑频繁地遭受各方面的破坏,传统的保护方法无法有效保护历史建筑的要求,因此,当代历史建筑保护领域急需一种全新的保护方法来弥补传统保护方法的缺陷。随着数字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它在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相对传统研究和保护方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方法;数字信息技术

历史建筑是人类文明、城市历史的集中反映,保护历史建筑不仅是传承和发扬古人优秀的文化、技术成果,它对于城市的个性化发展、避免千城一面,形成独特城市形象具有指导作用。

1.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

1.1原真性原则

历史建筑不仅可以向今天的人们展现优美的形态,同时又传递着当时的建造技术水平和社会文化风貌。历史建筑是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因而必须“真实”地保护。在当代的城市建设活动中,许多地方为了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用现代的建造技术来模仿古代的建筑形象,实际是对历史建筑极大的不尊重。这些新建的仿古建筑和街巷,不仅没有任何的历史价值,反而产生“以假乱真”的负面效果。

1.2完整性原则

历史建筑总是处在具体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之中,保护历史建筑,不能仅仅保护建筑本身,还必须保护其周边息息相关的具体环境。随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深入,历史建筑保护的完整性问题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切。

1.3永续性原则

永续性原则蕴含着历史建筑保护的持久性和长期性,绝不是简单妥善封存,这只是暂时性的措施,从长期效果看来,保护工作应该充分利用历史、经济、社会中的现有资源,实现历史建筑与城市发展的统筹兼顾,这才是永续性的要义所在。

2.传统的历史建筑保护方法

2.1原址保存

原址保存是指针对无法迁移或者迁移有可能得不偿失的情况而采用的一种保护措施。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坑,由于俑坑的模巨大,想要把整个兵马俑全部清出地面,费时费力,而且转移过程可能会造成损坏,原址保存是最为稳妥的解决办法。

2.2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是指历史建筑本身及其周围环境可以独立保持完整的现状,只需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措施消除隐患,如北京故宫,由于木材本身的特性需要及时处理虫蛀、植物寄生、构件腐朽、防火等问题。因此,故宫在开放游览后需要定期闭馆维护,这一方法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有效保护历史建筑,也满足了游客的参观需求。

2.3加固

加固是指采用现代结构技术手段加强建筑结构的耐久度和稳定性。由于要在历史建筑本身施加外部构件,必须在确定历史建筑自身已经无法支持现状的情况下方可采用,并且加固措施不应对历史建筑产生其他负面影响。

2.4修复

修复,按字面意思来说是指维修和恢复,它是指对于价值较高但局部受损的历史建筑,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同时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修缮,使历史建筑恢复到较为稳定的状态。敦煌壁画由于岩体中可溶盐的析出、结晶,导致壁画颜料层受损严重,研究人员通过大量实验发明了脱盐材料,解决了壁画修复的难题。

2.5迁建

迁建是将历史建筑转移至其他地方进行保护的办法。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历史建筑就地拆分,将构件和材料运到其他地方后原样重组;另一种是整体平移至其他地方。前者采用的较多,但会对历史建筑造成损坏,多用于木构建筑;后者对历史建筑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工程难度较高,所以不常采用。如山西芮城永乐宫,由于原址地势较低,库区蓄水后水面上升会把原址淹没,因此只能整体迁移至地势较高处。

2.6更新再利用

更新再利用是指在保护优先的原则下,对历史建筑的原有功能进行改变,满足新的使用需求,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恢复周边环境,实现可持续的保护。例如,北京798艺术区,其前身为国营电子厂的老厂区,是建国初期老一辈领导人及建设者艰苦奋斗的成果,单位重组后,将闲置的厂房对外出租,许多艺术家进驻后进行重新设计,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创作室、设计事务所、酒吧餐厅等多样化的空间,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氛围,使得历史建筑和得以留存并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3.发展变化

对于小规模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来说,传统的保护手段是切实可行的,但是面对一些时空跨度较大的历史建筑,其局限性和不足便显露无遗,例如,长城、京杭大运河、楼兰古城、丝绸之路……这些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大、牵扯单位多的大规模历史建筑如何进行完整、真实、永续地保护,一直都是这一学科、领域的一道无解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没有出现科学高效的保护方法。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活动方式,这一历史性难题也由于新技术的运用得到了较为合理地解决,并在历史建筑保护学科和领域内得到深入发展和广泛使用。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后来隋朝在前人的基础上贯通了南北运河,沿线漕运行业由此得以繁荣兴盛,对隋唐元明清的经济发展和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为一个长达1700多公里,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且至今依然发挥作用的水运通道和水利设施,对其进行保护不仅需要沿线各省市的协调合作,更离不开数字信息技术的保驾护航。

以京杭大运河为研究对象,数字信息技术(GIS技术、RS技术、GPS技术、VR技术等)在保护工作中与考古学、文献学、科技史等成果相融合,实现了运河全线地理数据勘测、三维空间数据采样及统一时空基准后的综合数据库,建立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这对于大型历史建筑的永续保护、运营管理、历史研究、实时监测、对外展示等工作的数字信息技术应用具有示范作用。

4.结语

在目前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建设活动中,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相关工作往往都是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困难重重。如今,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历史建筑保护领域,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手段来保护历史建筑,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巨大的技术优势,而且这些技术优势都是传统研究与保护方法根本不具备的,只有将这些传统与新兴的保护技术相结合,历史建筑才能得以真正的保存下来,并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9.

[2]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71.

[3]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城市规划,1998(3).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