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高杨

高杨

永州市中心医院湖南永州

【摘要】目的:研究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47)予以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参照组(n=47)予以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74%,高于参照组的82.98%,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低于参照组的19.15%,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微创手术疗法,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推广。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主要是因腰椎间盘各部分出现退行性改变,或在外力作用下,致使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组织会从破裂指出突出或脱出,对相邻神经根造成刺激或压迫,使患者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活动障碍,对其日常生活具有严重影响[1]。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途径,但不同手术方案所获得的疗效、创伤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手术方案的选择上也要加以慎重。为探寻更加有效的手术方案,我科在近两年对94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研讨脊柱微创手术的临床开展效果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数据

将我科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小组,共计94例,入院后行CT或X射线被确诊。其中男性55例,女性39例;年龄分布在38--65岁范围内,中位值为(49.8±5.5)岁;病程在2--8年之间不等,中位值为(4.1±0.8)。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47)与参照组(n=47),二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本组患者予以椎间盘镜下切除术微创治疗,协助患者取俯卧位,麻醉方案为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先将双侧髂嵴部适当垫高,保持腰椎后弓。张开椎间隙,对病变椎间隙进行定位,并利用C型臂X线机进行监测,再次确定病变椎间隙。在常规消毒铺巾之后,利用1枚导针自穿刺点置入直至椎板下缘,取一大小为1.6cm左右的纵切口,置入扩张管,并将直径为16mm的工作导管插入。固定患者自由臂,将椎间盘镜、摄像系统等安装好,并将黄韧带、椎板下缘、关节突内缘暴露出来,且要显露神经根与硬膜囊。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神经根,利用小尖刀将后韧带、纤维环、病变髓核等组织切除,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仔细冲洗,如患者无出血情况,为其常规放置橡皮引流管,并对伤口进行缝合处理,通常在术后2d可将引流管拔除。

参照组:协助患者取俯卧位,麻醉方案为硬膜外麻醉,垫高患者双侧髂嵴,让其腹部处于悬空状态。在常规消毒、铺巾之后,为患者取正中切口,对于骼棘肌,要沿骨膜下作剥离处理,并向外牵引,暴露出椎间隙,再将上位椎板下缘、下位椎板上缘等组织去除,切除黄韧带之后,将病变髓核组织利用髓核钳去除,之后利用生理盐水对术腔进行仔细冲洗,无出血情况则可放置橡皮引流管,缝合好伤口,通常在术后2d可将引流管拔除。

所有患者在术后均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2-3]

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腰椎功能JOA评分法,来评估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范围为0--29分,分数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良好。以“(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统计改善率。

当改善率在90%及以上时,则为优;当改善率为60%--89%时,则为良;当改善率为30%--59%时,则为可;当改善率不足30%时则为差。治疗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②术中出血量。③住院时间。④并发症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为(±s),组间比较结果采用t值验证,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为(n,%),组间比较结果采用2值验证,当P<0.05时说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对比

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74%,高于参照组的82.98%,组间比较P<0.05;见表1。

2.3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中出现出血1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26%(2/47);参照组患者中出现出血5例,感染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15%(9/47);实验组低于参照组,经统计2=5.0449,P=0.024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与椎间盘退化、腰骶先天发育异常、外伤等多种因素相关,该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一定影响。腰椎椎体连接是依靠椎间盘与周围韧带共同作用和维持,当腰椎弧度向前,骶椎弧度会向后,在位于腰骶椎交界处的椎间盘会受损,逐渐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4]。

临床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是以缓解腰椎疼痛、下肢麻木、恢复腰椎功能为主。传统的开放手术,虽然也可将病变组织去除,但其创伤性较大,术中出血量大,还可能破坏脊柱稳定性,因此手术风险性较高、术后并发症也较多[5]。近年来,随之微创技术的发展,椎间盘镜下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术中只需作一个1.6cm的小切口,在椎间盘镜下,对病变组织进行处理,术中视野清晰,手术操作时不必剥离大量的椎旁组织,将少量上、下椎板边缘组织咬除即可,其创伤性小,不会对脊柱结构及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且几乎不影响邻近节段运动功能。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为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也更低,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也体现出了脊柱微创手术的临床开展效果及优势。

综上所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微创手术疗法,临床效果理想,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江新,李峰,潘海松等.可扩张脊柱微创通道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后纤维环裂口的缝合修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24):3912-3917.

[2]刘亚明,赵森明.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10):768-773.

[3]孙金子,马俊萍,杨福生等.脊柱内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1):60-62.

[4]李东生.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4):480-481.

[5]吕会强,卫建民,王小明等.3种入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