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的调查研究

/ 3

兰州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的调查研究

陈永新,任国林,侯胜利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市20所中学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共2206人的大样本调查,对兰州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本文在肯定该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亦为该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兰州市中学;全民健身;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5-0067-02

1前言

全民健身是事关民族体质强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由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我国有两亿多的青少年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心中的希望之所在。在新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下,在教育事业加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市,青少年全民健身活动运作的现状如何?有何新动向和新特点?这是全民健身的决策者和推行者们必须及时研究和掌握的重大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可为我市全民健身的决策者和推行者提供参考,使我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得到更有效和更迅速的推动和发展。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兰州市20所中学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共2206人。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口头和实地调查。问卷表的问句分为客观情况问句与主观态度问句两大类。涉及校长的问句共28条、教师问句共11条、学生问句共24条。问句中的态度问句部分经10名副教授以上专家进行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检验,经过三轮删除、增补与调整,认同率达94%。另抽取20名学生进行间隔二周的两次填写,相符率达92.5%,符合效度和信度检验要求。

在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有关机构的参与和支持下,共发出调研问卷2500份,收回有效问卷2206份,回收率达88.2%。

2.3数据的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在微型计算机上进行统计与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兰州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的运作基础

本次调查的20所学校均衡分布于兰州市5区,包括体育重点和非重点学校。调查样本量达2200人以上,属超大样本调查,可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兰州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的运作现状及其特点。

体育教师是学校全民健身活动的具体推行者,体育设施、体育经费(包括体育投入)是推行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条件。各项情况如下:

3.1.1体育教师:被调查学校的体育教师数为2~9人(×=5.8人)。仅有2名体育教师的学校有1所,仅有3名体育教师的学校有3所。

3.1.2体育场地:被调查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情况见表2。

表2各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表(n=32)

在调查的学校中,有81.3%的校长认为本校的体育设施基本能满足上体育课的需要,基本能满足学生课外锻炼需要的为56.3%,而完全能满足学生课外锻炼需要的仅为12.5%。学生们对自己学校体育锻炼条件的满意程度的平均分为5.88分(n=1581,10分为满分)。

可看出,兰州市中学的体育场地、设施还是比较紧缺的,在拥有量上也不平衡。

3.1.3体育经费:被调查学校近3年的体育经费情况见表3。

表3各校近3年体育经费情况表(n=26)

*含修建体育设施的投入

从表3可看出,兰州市半数的中学的体育经费在1万~5万元之间。有不足万元的“特困户”,也有10万元以上的“小康户”。总体体育经费偏低,其投入量也相当的不平衡。

3.2兰州市中学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分析

3.2.1我市中学已基本建起行之有效的全民健身活动的运管机制并在良好运行

校长是办学的关键人物,全民健身在学校开展的状况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认识与思维导向,这在我市中学中已获广泛的认同。在被调查的学校中,98.1%的教师认为:“搞好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的决策与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以来,有93.8%的学校建立了由主管校长领导、教管部门负责、体育室组织实施的运管机制。在此基础上96.9%的学校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作了专门的宣传。81.3%的学校制定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实施计划和检查制度。其他体育工作如定期召开全校性体育工作会议、举行全校性的运动会及各单项体育比赛、保证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定期体检等在绝大部分学校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其概况见表4。

表4各校举办运动会及其他体育工作概况(n=32)

作为学校工作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校长、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对全民健身活动在中学的推行有特别的作用。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校长每周锻炼2次以上的学校达69%,教职工每周锻炼2次以上的也高达76%。在舆论与行动的多方感染下,学生们对“体育锻炼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赞同率达到了98.5%。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获广泛认同并为学校营造良好氛围。事实证明,在大力促进学校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并未造成对智育,对学习的负面影响。在我们所调查的学校中,中、高考的升学率均是稳定或逐年升高的(见表5、6)。与此同时,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状况)亦在逐年增长(见表7、8)。

由此可见,学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有赖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制度的建立、措施的落实,加上有力的宣传和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使学生自觉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的强制性实施,或采用考核的应试压力来实现的。这是全民健身在我市中学运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

3.2.2学生的体育需求呈现多元化、新潮化和自主化的新特点并已走向社会,学校体育及体育课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广泛需求

青少年是社会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全民健身热潮之中,他们的这一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兰州经济发达,毗邻港澳,来自海外的信息多。海外青少年开展的各种体育健身的活动形式很快传入并流行起来。如轮(板)滑、越野车、攀岩、蹦极、跆拳道等等。有的经他们带进了学校,如轮(板)滑、三人篮球、五人足球;有的三五好友自己找地方练习,如轮(板)滑、越野车、远足、球类等;有的参加社会组织的训练班、俱乐部如形体训练、跆拳道、攀岩等;有的在自己家里进行健身。呈现出形式多样化、追求新潮化、练习自由化、由学校体育课程向家庭、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在我们的调查中60%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的体育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尽管有85.9%的学生表示他们“喜欢”上体育课,但真正“很喜欢”上体育课的却不到30%。他们关心体育课的考试成绩,但他们将“健康”和“娱乐”看得更加重要(其重要程度的提及率分别为23%,70%和28%)。有76.3%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应让大家自由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锻炼,教师重点指导即可”,更有高达94.2%的学生希望在上体育课之外,应多参加社会上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

在学校方面,87.5%的校长认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观念的转变,已使学生出现新的体育需求”如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刺激性(挑战性)体育、自费健身、家庭健身等等,并对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各种体育活动表示肯定与支持(达校长数的90.6%)。

调查者认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及时把握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在新时期的这一新趋势和新特点,在继续和深入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改革的同时,对学校体育的规划和发展做出应对和调整。支持和引导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补和联合。使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在更大的范围内健康、有序地发展并取得更大的成效。

3.2.3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利用各方资源开创灵活多变的各种健身活动形式

体育设施是进行相关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优良的体育环境能使练习者的身、心都得到更好的锻炼和陶冶。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行提供了日益完善的设施和条件。但由于不同地区、部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教育的投入中体育教育的比例还相对较小等等原因,目前相当部分学校的体育环境还是不如人意。本研究表2、表3的调查结果也如实反映了这一点。这对学校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无疑会产生较大的制约和影响。

体育条件还相对较差的学校能否也较有效地推行、以及如何推行全民健身活动?

对校长的调查发现,与过去几年的情况相反,相当多数(达60%)的校长认为“学生是否积极进行自我锻炼,最重要的不是物质条件(运动场地、设施、器材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宣传、引导,启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当然还有校长、教师们的切实支持和以身作则。同时,有61%的学生(n=1959)持同样的观点,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取决与自己的自觉,学校的场地、器材等条件是次要的”。我们的分析是: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兰泛、深入的开展,参与者们从接触体育、参与体育到自觉追求体育,也更好地理解了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特点和区别,全民健身,最重要的更是参与。

调查还表明,学生的体育锻炼多采用与朋友结伴的练习形式,他们不需要、也并不追求太高规格的场地或练习设施。学生们课外体育健身锻炼的地点及分布情况见表9。

表9兰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地点分布

从表9可见,在户外,及以住宅区周边附属区为主的锻炼是学生的首选方式,这与我们所作的《兰州市新建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使用情况调研》中的基本结论是一致的。学生们的锻炼形式告诉我们,在体育条件还相对较差的学校,通过充分发挥和利用校内甚至包括校外的体育资源,也应该是可以使全民健身活动得以较好推行和开展的。

我们决非否定体育设施以及体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和必要。我们在衷心希望条件简陋的学校想方设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时,郑重呼吁有关部门: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未来,必须重视并逐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各项投入,为全民健身运动更上台阶做出最大的努力。

3.2.4抓住“减负”契机,促进中学全民健身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减负”口号的提出是我国党和政府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具体体现。“学海无涯苦为舟”形象刻画了莘莘学子的求学征途。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学业负担之重、学习压力之大非常人所能体验,时有不堪重负或不善减压者最终走向悲剧的惨痛例子。

在我们调查的近2000名中学生中,近视率已高达60%,半数的学生不得不晚睡早起。虽高达95.6%的学生明白:课余时间与双休日应该进行自我体育锻炼,不能光休息或看书,不能做“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但在双休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还是“完成作业复习功课”。“文化学习太忙”成了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一障碍”(累计提及率为73.2%)

我国教育界从“应试”教育向“能力”和“创新”教育的教改浪潮方兴未艾,“减负”的决策得到了兰大师生家长的一致欢迎。校长和教师们普遍认同“减负”措施的实施无疑能还给学生时间和快乐,并给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带来相当程度的变化和影响。

我们认为,应抓住“减负”给中学教育带来的这一难得的契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并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必要的引导,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改革对学校、对学生体育教育的考核和评价标准,促进我市中学的全民健身活动朝更积极、有效的方向开展和发展,为祖国培养和造就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结论和建议

4.1我市中学已基本建起行之有效的全民健身活动的运管机制并在良好运行。但我市中学的体育场地仍然偏少,总体体育经费偏低,各校体育教师的配备、体育场地的拥有量及体育经费的投入均不平衡。个别学校的体育工作亟待加强和改进。

4.2现行学校体育及体育课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广泛需求,学生的体育需求呈现多元化、新潮化和自主化的新特点并已走向社会。应及时把握这一新趋势和新特点,支持和引导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联和互补,才能促使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在更大的范围内健康、有序地发展并取得更大的成效。

4.3在体育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应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利用各方资源开创灵活多变的多种健身活动形式。

4.4各级中学应抓住“减负”契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以促进中学全民健身活动朝更积极、有效的方向开展和发展。

4.5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未来,有关部门应重视并逐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各项投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S].1995.

[2]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S].199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S].1999.

[4]曹策礼,石宏等.广州市新建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使用情况调研[C].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体育论文报告会论文集,2001.

[5]兰自力等.对沿海与内地大中小学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3).

作者简介:陈永新(196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任国林,兰州市教育局;候胜利,甘肃省兰州一中体育教研室。

作者单位:陈永新,甘肃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甘肃兰州邮编730070;任国林,兰州市教育局,甘肃兰州邮编730000;候胜利,兰州市第一中学,甘肃兰州邮编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