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通道微创介入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不同通道微创介入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龚清永

龚清永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Ⅱ病区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8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为神经内镜组、观察组为软通道组,对比两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肿量、总有效率相当(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两组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均能够取得显著效果,避免对脑组织造成较大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通道微创介入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发病时血肿体积、进一步扩大成都、是否破入脑室等有关,因此病情严重程度受血肿是否扩大和扩大程度的影响。针对这类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经研究发现与多种病理生理机制有很大关系,当下对患者血肿体积与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脑出血后血压增高。临床上,多采用微创介入术来治疗该病,治疗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软通道、神经内镜组微创手术,具有疗效的确切且操作简便[1]。现选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就如何做好临床治疗工作而详情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男51例、女29例,分组时根据入院时的数字编号,每组40例。观察组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9.22±4.29)岁;对照组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69.21±4.26)岁。全部患者的病情经临床诊断得以确诊,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排除;患者知情,并自愿加入。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神经内镜组治疗,先备皮、CT下定位,将靶点、穿刺点及其深度确定下来。在血肿最大层面中心位置选择靶点,穿刺平面为所在平面,穿刺点为过靶点与穿刺平面垂直于患侧颞部的皮肤透射点,而穿刺深度为穿刺点与靶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做好常规消毒工作,铺设洞巾,局部麻醉时采用2%利多卡因,关于穿刺针的选择在电钻上固定、长度适中、形状为YL-1形,经点动力驱动,进针时选择垂直矢状面位置处,在出现落空感之后拔出钻针,将塑料枕芯安装上,逐步向血肿中心进针,将塑料枕芯拔出,盖帽后将侧管接上。在抽吸血肿量时采用5ml注射器,抽吸1/3-1/2,冲洗时可采用血肿粉碎针,待引流液颜色变浅后将血肿液化剂注入。使用引流管进行4h的夹闭,然后开放,之后每天都需要冲洗血肿液化剂,1-2次,对头颅CT进行复查,待基本消除血肿后拔出穿刺针[2]。

观察组:软通道治疗。定位方法、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同上。使用骨椎对头皮、颅骨分别从穿刺点椎透,在血肿腔中使用带针芯14号硅胶引流管刺入,血肿量抽取1/3-1/2,之后操作同上。

1.3观察指标

出院3个月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关于血肿残余量、血肿量体积和清除情况的计算需要严格根据CT片。

疗效判定:基本痊愈:生活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部分生活自理,评分减少46-90%;进步:部分生活自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不足18%,病情无好转,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分析做好数据分析、处理工作,P<0.05具统计差异,反之无差异。

2结果

2.1血肿量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肿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是组间无差异,详情见下表1。

2.2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15例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2例无效),与对照组的92.50%(14例、9例、14例、3例)相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产生与血管过度收缩时间过长所造成的脑细小动脉血管平滑肌双重营养障碍有关,由此导致微动脉瘤的产生,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导致微动脉瘤破裂,血液从血管中涌出而引发脑出血。

神经内镜组与软通道治疗均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具体选择时应该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前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密闭性强,官腔经负压抽吸后不会出现塌陷,能够强有力的抽吸血肿;穿刺针结构比较特殊,能够有效切割半固态、固态血肿;采用血肿粉碎器能够尽快排出血肿液化,减压效果显著。缺点在于:不具备灵活性,进针后方向不能调整;部分残留血肿很难取得良好的引流效果[4]。

软通道优点: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进针后可根据血肿为止对进针角度与方向进行及时调整,便于对血肿进行引流与冲洗;采用优质硅胶材质的引流管,质地柔软,在前端盲端能够对脑组织与神经纤维进行分离,避免对脑组织造成较大的伤害。缺点:密闭性不佳,官腔出现塌陷的可能性较大,只能清除部分液体血肿,对于半固态与固态成分很难进行有效抽吸,一次只能清除很小的血肿量,相应的在短时间内会迅速降低颅压[5]。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血肿量、总有效率在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

综上所述,软通道、神经内镜组微创介入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能够增强临床效果,减少血肿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穆苍山,杨凯,靳欢,王东,张波,张毅,潘海鹏,申俊峰,金永健.硬通道技术与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刊,2019(07):741-744.

[2]张行泉.定向穿刺引流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03):553-555.

[3]杨荣,石力涛,申亚凡.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轻中度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06):92-95.

[4]黄春刚,张国栋,郭金栓,刘维田,李建华,孟庆杰.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01):36-38.

[5]叶忠峰.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综合疗效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