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Load-sharing评分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改良Load-sharing评分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价值

肖继青

肖继青

浏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湖南浏阳410300

摘要:目的:研究改良Load-sharing评分应用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中对选择治疗方法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参照改良Load-sharing评分,分组适用不同手术方法,给予评分大于7分并且存在骨折椎后方结构被破坏或是同时存在脱位的患者前路植骨术、骨折椎体次切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给予评分大于7分并且骨折椎后方结构保留完整以及不存在脱位的患者前路植骨术、骨折椎体次切以及前路手术,给予评分是4-6分患者后路手术,比较放射学指标、疼痛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结果:(1)全部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椎体压缩以及椎管占位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P<0.05;(2)按照Denis分级对患者腰痛进行评价后,P1、P2、P3类患者分别有67例、35例、18例,其中72例恢复正常,40例更换工作,8例病情无变化;(3)58例患者存在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在接受治疗后,有5例神经功能无恢复,有8例恢复至3级神经功能,有19例患者至2级神经功能,有26例恢复至1级神经功能。结论:改良Load-sharing评分对于选择适合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方法有极好的指导作用,可以予以推广。

关键词:改良Load-sharing评分;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方法选择;指导价值

胸腰段是常见的脊柱损伤部位,采取及时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修复患者被损伤的脊髓神经功能,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但是当前临床上对此种疾病所应采取的手术方法尚未有明确定论,还需研究有效的评价方法形成对手术选择的科学化指导。本文就改良Load-sharing评分应用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中对选择治疗方法的指导价值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改良Load-sharing评分,分组适用不同手术方法。120例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3.2±4.1)岁。其中:18例L2节段损伤,41例L1节段损伤,37例T12节段损伤,24例T11节段损伤。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符合此病诊断标准,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活动;排除标准:失访者、多节段骨折者。

1.2方法

在施行手术前,需先根据X线检测确定椎体楔变角以及压缩程度,并根据MRI检查以及三维CT对椎管内骨块占比进行评估,由此计算改良Load-sharing评分。再结合改良Load-sharing评分,对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即给予评分大于7分并且存在骨折椎后方结构被破坏或是同时存在脱位的患者前路植骨术、骨折椎体次切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给予评分大于7分并且骨折椎后方结构保留完整以及不存在脱位的患者前路植骨术、骨折椎体次切以及前路手术,给予评分是4-6分患者后路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放射学指标、疼痛情况以及神经功能。(1)放射学指标:观察并记录全部患者椎体压缩程度以及椎管占位率[1];(2)疼痛情况:结合Denis分级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2];(3)结合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3]。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观察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的是SPSS23.0统计学软件,数据表示方法是(x±s),并使用了t检验,参考标准以P<0.05为准。

2结果

2.1比较放射学指标

通过数据对比,全部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椎体压缩以及椎管占位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P<0.05(见表1)。

表1放射学指标对比(x±s)

2.2比较疼痛情况

结合Denis分级判断120患者的疼痛情况,其中:P1无痛类患者有67例,P2微痛类患者有35例,P3中度疼痛类患者有18例。在接受相应的治疗后,72例患者恢复正常,并且能够从事原来的工作或是劳动,而40例患者更换了较为轻松的工作,只有8例患者既无生活自理能力,也无工作或是劳动能力。

2.3神经功能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有58例患者存在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按照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划分,其中有5例A级、有9例B级、有20例C级、有24例D级。神经功能遭受完全性损害的5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并无恢复,而在剩余53例患者中,有8例恢复至3级神经功能,有19例患者至2级神经功能,有26例恢复至1级神经功能。

3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有多种分型方法,其中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是“三柱理论”[4],此理论由Denis提出,并为之后多种类型的分型评估奠定了基础,如AO分型等,但是不论是Denis分型,还是AO分型,都没有涵盖关于软组织损伤以及神经损伤的评估内容,所以对于脊柱骨折损伤的分型并不是十分客观全面。因此,相对而言,TLICS评分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后方韧带复合体以及骨折结构形态[5],所以多被用来判断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疗法,至于前中柱重建以及前路椎管减压术则需要由改良Load-sharing评分进行判断[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椎体压缩程度有明显改善,椎管占位也得到了有效的恢复[7],P<0.05。在接受手术疗法前,P1、P2、P3类患者分别有67例、35例、18例,但是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只有8例患者既无生活自理能力,也无工作或是劳动能力,其他都能正常生活或是工作。而在神经功能方面,存在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有58例,只有5例无恢复,其他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综上所述,基于改良Load-sharing评分能够指导医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法,所以应当推广此评分。

参考文献:

[1]吴雪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0):18-20.

[2]陈超.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23-24.

[3]代子辉,周华.胸腰段脊柱骨折给予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05):71-74.

[4]李德勇,黄海.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9,25(01):124-128.

[5]胡晓锋.比较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后路手术不同植骨方式的临床疗效[J].饮食保健,2019,6(5):52.

[6]宋遂岭,董鲁平.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4):4526-4527.

[7]马辕华.改良Load-sharing评分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的指导价值[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0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