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探讨

汪军

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田关闸管理分局湖北潜江433199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水利经济应大力发展市场化、现代化,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水利经济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相一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我国农村水利经济十分重要,对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建设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而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需要改革,包括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才能够推进农村水利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环境;农村水利;经济发展

引言

农村水利经济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伴随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各项惠农政策的有力落实,水利经济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高,然而其依然十分薄弱。乡村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人”,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建设美丽家园为根本目的,牢记习主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导,做好乡村整体发展规划,规划好乡村再造模式、设计好“乡村记忆工程”项目,让农村真正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的乐和家园。

1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

水利是对人类社会有利的与水有关的事业,而水利设施是为了有利于人类发展而对水资源进行开发治理的设施。水利设施能够防洪抗旱,有助于人类更好的生产生活。农村水利工程,包括水资源、水利工程、水环境等问题,它是建设在农村地区的水利工作,对水利进行建设和管理。越过多个村庄、从大江大河,调动水资源的农村水利工程是大水利,而仅在村庄范围内,小规模的基础设施,则是小水利。水利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同时也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2水利经济发展的价值

2.1推动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完善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可以有效推动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经济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由于部分地区的水利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拉低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使得社会贫富矛盾突出,如果此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极易引起社会动荡,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为了改善部分地区水利经济落后的现状,应当加强对水利设施的建设,积极处理影响水利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妥善处理人民群众面临的各种困难,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促进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2有利于处理“三农”问题

推动水利经济建设有利于处理“三农”问题。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既有农林牧型产业结构,也有粮食类的种植结构,包括了多种类型。水资源在农业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农业的健康发展与水资源息息相关,因此,水利经济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十分突出,直接关系着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的完善与进步,甚至对国家的粮食保障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若部分水利建设不完善的区域能够大力发展水利经济,可以有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处理“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3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策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过去的经济体系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市场环境。对于当前市场环境,农村水利工程必须符合经济市场,大力整改,与时俱进,同时需要各个方面的有效配合,共同作用,才能打好经济基础。

3.1制定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

水资源在水利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对其实施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有力改善部分地区落后的水利建设,促进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一,相关部门要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施工单位也要把握全局,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问题,真正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有关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对于工程建设中的每个细节都要认真监督。第二,要想确保工程的质量过关,实现水利设施对农村经济的积极作用,就要设计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制度,把控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既要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也要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价值,助力农村地区水利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3.2政府发挥好宏观调控职能

农村的水利基础建设关乎着国民经济,是民生大计。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职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管理创新。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政府应下达指标,尽快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现代化。当前农村部分水利设施经济效益差,依靠政府的资源补助才能维持下去,亟须改革,管理和开发农田水利经济,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领导农村建立以农田水利经济为基础的农村水利经济管理体系。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和刺激方案,合理安排经济预算,尽可能的都应用于农村水利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设中。

3.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滞后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这些因素阻碍了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发展,影响着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发展,同时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实行农村经济战略,切实解决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才能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3.4大力引进投资

要想水利经济能够稳步、协调的发展,就要提高对水利经济的资金支持水平,现阶段,部分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急需资金支持,我们应当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第一,在进行水利建设时,有关政府机构应当提高资金支持水平,确保水利建设的顺利实施,此外,相关部门要有效监管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争取以最少资金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要促进水利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就应当将补贴与有偿服务协调统一起来。第二,要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政府要拓展对水利经济的投资途径,化解水利建设资金不到位的困境,创设新型的投资机制。第三,资金投入水平要持续稳定,政府的资金有限,因此,要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应当以人民群众为后盾共同发展水利设施,促进农村地区水利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

3.5加快农村改革进程改革

农村地区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对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农村水利经济的公益性和惠民性,使其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管理机构运行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我国农村水利经济要发展,要加大水利行业的改革进程。首先,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种兼具公益性和效益性的管理体制,其次,在农村水利经济方面实行股份所有制,将资金和群众力量聚集在一起,提升办事效率。最后,发展外向型经济,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商投资,鼓励乡镇村民发展。

结束语

水利工程能够推动社会稳步发展,对国民经济命脉有着重要的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并提出了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例如,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地区加快改革进程等。

参考文献

[1]张玉净.解决农村水利经济薄弱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种业导刊,2017(10):29-30.

[2]谭凤仪.解决农村水利经济薄弱问题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19):66.

[3]张玉净.解决农村水利经济薄弱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治淮,2017(09):58-59.

[4]张玉净.解决农村水利经济薄弱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7(11):21+25.

[5]张丽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02):3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