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2小时内的观察需求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产妇产后2小时内的观察需求及护理

安俊省

安俊省(河北石家庄赵县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051530)

【摘要】目的对产妇产后2小时内进行严密观察及护理,以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母乳喂养,提高产科质量。方法由资深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严密观察产后出血、生命体征情况,协助母乳喂养,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最佳服务,建立产后支持系统,做好心理、饮食等护理。改进工作模式,扩展、丰富、延伸护理服务内容。结果减少了产后出血,促进了母乳喂养,增加了产妇满意度,提高了产科质量。结论加强产后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母乳喂养,增加产妇满意度,改进护理工作模式,扩展护理工作内容,提高产科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后2小时产后出血需求护理

产后2小时在临床上称第四产程。产后2小时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痫、产后心力衰竭等(尤其是产后出血,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据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故应在产房严密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情况及新生儿情况[1],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快速建立有效的产后支持系统,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母乳喂养和提高产科质量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1年06月126例正常分娩、无严重合并症的产妇,做为观察研究对象,母婴同室。

1.2方法分娩后2小时内,由资深助产士在产房(1)严密观察产后出血情况,监测生命体征,观察面色、神志、意识,有无心慌、胸闷、寒颤、气促等,接血弯盘置于臀下,收集血液,按摩子宫,每15—30分钟一次,观察宫缩情况、宫底高度、膀胱是否充盈、阴道流血量及颜色等,检查宫颈及软产道有无裂伤、血肿,查看会阴切口情况。(2)协助母乳喂养,帮助进食水。(3)与产妇交谈,做好心理护理,建立产后支持系统,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最佳护理服务,改进工作模式,扩展、丰富护理服务内容。

2结果

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产妇满意度增加,促进了母乳喂养,提高了产科质量,产妇尽早康复。

3护理

有资料称:产后2小时内在产房观察护理要点是(1)观察产后出血。(2)协助母乳喂养。

3.1严密观察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产后2小时内≥4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且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宫缩乏力为最常见原因,应重点监护、密切观察、积极预防。

3.1.1预防性按摩子宫,应用缩宫剂。

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接血弯盘置于臀下,收集测量阴道流血量,观察血液颜色,按摩子宫15—30分钟一次,应用缩宫剂,监护生命体征,测T、P、R、BP15—30分钟一次,密切观察面色、神志、意识,有无心慌、胸闷、气促、寒颤等,观察宫缩情况,阴道流血颜色、量,并注意观察宫底高度及膀胱是否充盈等。若发现宫缩乏力出血较多时,应持续按摩子宫,并应用缩宫剂;若2小时阴道出血量>200ml时,则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处理;若阴道流血量不多,但子宫收缩不良,宫底上升者,提示宫腔内积血,应挤压宫底,排出积血,并给予缩宫剂;若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多有阴道后壁血肿,应进行肛查,确诊后给予及时处理;若流出血液颜色鲜红,持续不断,多为软产道裂伤,应及时缝合。

3.1.2预防性建立静脉通道产后出血多时,血管充盈度差,静脉穿刺困难,应在分娩时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抢救和治疗。

3.1.3加强产后护理1)及时排空膀胱,避免膀胱充盈,必要时导尿。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出血;膀胱充盈使逼尿肌麻痹,易造成产后尿潴留。2)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氧气吸入。3)做好心理、饮食护理,给予精神安慰和支持,及时进食水,防止体力衰竭导致宫缩乏力造成产后出血

3.2协助母乳喂养产后半小时内,协助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温热的湿毛巾热敷擦净乳头,帮助新生儿吸吮,建立吸吮反射,并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有关知识。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1)对婴儿有益。①提供营养及促进发育。②提高免疫功能,抵御疾病。③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保护。2)对母亲有益有助于防止产后出血,吸吮刺激使催乳激素产生的同时促进缩宫素的产生,缩宫素使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3)温度适宜,喂养婴儿方便。[2]

3.3产后支持系统的建立

通过交谈得知,产妇需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环境需求、护理需求。常规护理很难满足产妇的各种需求,这就要求助产士不仅要有高超的助产技术,还要有高质量的观察和全方位的护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生理需求1小时内协助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富营养、易消化,足够热量和水分,少量多餐,高铁、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如:小米粥、鸡汤、各种肉汤、鱼汤、猪蹄汤等。

2)心理需求家属与助产士的安慰和支持,家属更换隔离衣进产房陪伴,协助产妇拥抱、亲昵、抚摸新生儿;助产士讲解产时情况和产后注意事项。

3)环境需求设独立安静产房,取舒适卧位,便于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利于体力恢复,保护产妇隐私。

4)护理需求陪伴、协助、指导母乳喂养,用药及个人卫生指导。聚维酮碘稀释液擦洗外阴,自上而下,由内向外,保持清洁。及时排空大小便;温热的湿毛巾擦净身体汗液,更换衣裤。送发并讲解产后健身操资料,演示如何锻炼,利于盆底肌早日恢复。

产后2小时一切正常,将产妇连同新生儿送回病房,母婴同室。

4讨论

4.1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病因宫缩乏力(77%)、胎盘因素(11%)、软产道裂伤(9.6%)、凝血功能障碍(2%),这些原因可共存、互为因果、或相互影响,心理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不容忽视。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常危及生命,应严密观察,预防大于治疗。

4.2产后支持系统的建立

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宫缩乏力,而产妇的体力衰竭、精神紧张、焦虑与抑郁是导致宫缩乏力的危险因素。实施心理干预,给予安慰和支持,可以缓解产妇的焦虑不安,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协助产妇进食水,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便于体力恢复;帮助早吸吮、协助母乳喂养、及早排空膀胱和按摩子宫等护理措施,是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重要手段。助产士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产时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的告知,可以增加产妇的安全感;产后支持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满足产妇需求,降低产后出血,促进母乳喂养,增加满意度,提高产科质量

4.3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展和延伸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妇产后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生理方面,而是对产后康复知识、婴儿健康知识都有更多的需求,这就要求助产士更多地关心产妇的心理需求,根据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最佳护理服务。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产科临床经验,极大的爱心和耐心,才能提供更加完善的心理护理。

5总结

一名优秀的助产士,通过其高超的助产技术,高质量的观察,根据产妇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最佳护理。融洽了医护人员与产妇及家属的关系,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助产工作的认可,增加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社会效益,减少了产后出血,促进了母乳喂养,改进了护理工作模式,扩展、丰富、延伸了护理服务范围和内容,提高了产科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边文会.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58页).

[2]乐杰.妇产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