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术后护理质量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子宫肌瘤术后护理质量评价

刘汉嫦黎慧清庞宇红全惠英

刘汉嫦黎慧清庞宇红全惠英

(广东省湛江市妇幼保健院524038)

【摘要】目的:在护理质量分析中引入病人恢复结果指标,从子宫肌瘤患者接受的术后护理服务的实际效果,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患者的反馈调整实施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找出规律和共性,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关键词】子宫肌瘤术后护理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260-01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30岁~50岁的妇女,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从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对其进行实地临床调查研究,具体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为对象,年龄24岁~55岁,所有病人均排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肺部疾患等合并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肌瘤大小、麻醉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按相应的护理方案护理。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其次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医疗诊断、治疗计划,针对病人入院后、术前、术后等不同阶段存在及潜在的健康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其主要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焦虑和抑郁心理最为突出[1],有无助感或为需手术治疗而恐惧不安,迫切需要咨询指导[2]。护理人员要有良好沟通技巧,主动与患者交谈,根据患者不同的知识需求能力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从而解除患者疑虑,增强治愈信心。(2)术后护理:指导病人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各管道的固定、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观察切口及阴道有无渗血、出血情况;指导病人床上活动,观察肛门排气情况,饮食指导,拔尿管后解小便情况,鼓励并协助病人离床活动。(3)出院指导:告知病人保持愉快心情,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告知出院注意事项: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阴道残端出血;2个月内禁止负重、避免从事增加盆腔充血的运动,如久站、跳舞等[2];避免阴道冲洗,预防感染;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阴道有异常分泌物或出血时应及时就诊;1月后来医院复查;半年内禁止重体力劳动等。

1.3调查研究方法

临床病历要随时跟踪,坚持3次/d,定时访问及不定时随访,仔细核对护理记录信息,力求客观真实准确;对出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当场收回;患者出院时将填好地址和邮票的信封及随访表发给病人。

1.4评价指标

(1)术后下床时间;(2)肛门排气时间;(3)停留尿管时间;(4)住院天数;(5)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是术后使用镇痛剂和腹胀的发生;(6)护理工作满意度;(7)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住院天数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比对照组快,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停尿管时间、住院天数的比较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其中以40~50岁发生率最高,占51.2%~60%[3],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恶性病变率,虽然几率较低,但是也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并给患者的生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临床研究发现,在子宫肌瘤手术后引入护理质量评价,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因此,子宫肌瘤手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引入以及根据指标的反馈调整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在医疗服务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复杂多变,通过对患者护理质量的科学评价,观察具体的情况,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反馈,以减少患者术后不适,避免外来因素对心理的干扰,促进护理系统的优化。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中永恒的主题,是护理管理的核心[4],因此需要根据临床护理实际情况,引入合理的评价标准,为护理工作提供客观可靠的具体化测量工具,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治疗和护理,使护理行为更科学、更全面、更人性化,保证护理效果更有效、更安全;促进了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开展,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患者身心良好康复。

参考文献

[1]南小平.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2-3):64.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8.

[3]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

[4]张宏玉.子宫肌瘤手术病人护理质量分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