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施工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3

新常态下施工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王春玲

中能化(贵州)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摘要:结合目前的经济态势,从企业经营、项目管理、整合价值链、定位赢得心智等角度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本质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关键词:施工企业;新常态;高质量发展;经营理念

引言: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中国建筑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很多建筑企业经营意识薄弱、经营方式低端,在粗放式管理的模式下亦能生存。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开始转型,建筑企业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高速增长期的简单粗放式经营思维已无法延续,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查理芒格曾说过“宏观是必须承受的,而微观是我们有所作为的”。面对新常态和新形势,解决企业生存危机的唯一途径就是深刻理解企业的经营本质,每个企业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环境、相信常识、拥有知识,在不确定中将自己解救出来。

1、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经营理念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得顾客的认同和市场的回馈,从而取得经营成效。真正影响企业持续成功的重要重心不是公司的战略目标,也不是运营管理的流程,而是专注、集中焦点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力量,所以要以客户导向。一个能够创造顾客价值的公司应是基于现代价值链进行思考,一切从顾客开始,为顾客创造价值,由顾客的偏好决定企业的技术和服务,由技术和服务的价值引导资源的投入,最后获得公司的资产和核心能力,这样的企业才会被确认是拥有市场能力并能持续成长的企业。所以市场有什么,企业能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怎么才能实现、这是企业管理者要问自己的问题。所以企业需要能够以顾客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企业往往关注的是技术、产品质量、成本降低等,这是由内向外的思维模式,是依据自己的能力来做选择;而顾客思维则是由外向内的思维方式,关注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会依据自身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环境中所必须采取的行动来做选择。

施工企业的客户大多为组织或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等;建筑产品关乎国计民生。一个能够持续获得客户认同的企业一定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紧跟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动力增长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指引。

2、让创新能力成为一种新常态,做强自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创新融入组织运行的血液中,要让创新成为自觉,成为常态。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创新一方面是要实现突破,另一方面则是不断优化改良。企业前行就是不断否定和完善自己的过程,创新为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企业创新的难度不在创新本身,而是企业是否是够开放;只有一个足够开放的企业,一个勇于接受市场、环境变化的企业才会充满创新精神;实现创新要勇于革自己的命,要敢于向自己下手。一个僵硬的环境是不需要创新的,大家都像鸵鸟般“相安无事”,但管理的规律告诉我们,创新是在“消灭”自己,不创新就会被他人消灭。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创新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当下和未来的态度。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最根本的是实现自主创新的能力,坚持把技术与管理创新两轮驱动作为企业领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建立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端管理人才,研发技术含量大、应用价值高的工程建筑技术。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树立企业战略导向的总体布局,正确建立竞争战略、发展战略和超级战略,重点促进企业经营与(内部)管理,总部和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充分融合,在增强企业软硬实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发展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形成竞争新能力,充分践行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企业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中,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定位客户,设计创新商业模式,适时进行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再造,不断提高企业与社会的契合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3、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型,加快建筑工业化

传统建筑业粗放式手工业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湿作业多、浪费大、脏乱差现象严重、质量通病多、建设成本高;更主要是不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被淘汰只是时间的问题。推行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一体化实施等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工业化、产业化生产方式是大势所趋,并已上升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各地区已明确要求装配式建筑在十年左右时间内,占新建筑的比例要达到30%。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装配式建筑一定不等于建筑产业化;建筑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关键是建立工业化思维,其核心是强化全产业链的系统思维,彻底消除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不确定性,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要求,从而实现建筑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生产方式的变革时不我待!

4、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企业利润

施工企业的营销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基本阶段: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的市场营销通常被施工企业称之为二次经营。建筑产品的特点是施工企业只负责“承建”环节,在实施产品的过程需要接受客户的监督,在工程竣工后产品需要得到客户的认同,建筑产品的实施过程其实是施工企业顾客不断沟通,不断修正(如设计变更或方案优化)的过程,因此,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把客户的事看作自己的事,精确地了解和设法满足顾客希望的产品或服务,将服务理念融入市场营销当中。

所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做到质量的内实外美只是满足产品的基本特性,提升产品品质的灵魂是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建筑施工企业要由传统的按图施工的承建商向综合建设服务商转变;不仅要提供产品,更要提供服务。同时,要不断关注客户的需求和用户体验,并将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以及美观性的客户需求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贯穿在施工建造的全过程。所以,打造企业质量差异型竞争优质的重点不完全是把产品做到极致,而是用互联和集成和思维,实现客户、用户、建筑商和产业工人等的充分融合和协同作业。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组织,注意到产品提供过程中思想交流、彼此认同的特点,若是与顾客处在紧张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就很难产生高效的解决问题机制,从而会严重制约项目的进展。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保持利润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组织的效率。这个组织一定不是指导企业自身,而是包括顾客等各方在内的“组织环”。每个顾客都是这个组织链条上的点,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唯有充分尊重顾客,充分尊重顾客的需求,方能提高整个组织的活力和效率,才能实现企业的利润。

5、建立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

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将是下一步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提升的管理效能优化管理体系的一个必然途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个复杂的工程,当前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企业应当按照应该按照服务战略,集约管控为主线,要务求实效得原则建设,在应用上力求市场营销、生产技术、商务合约、人力资源、财务资金、电子商务、档案管理、协同办公等相关业务管理信息化的常态应用,通过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企业的运营管理逻辑平台化同时实现企业管理的数字化和精细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社会生产力。

6、客户为中心的“平台”整合是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具备把握并顺应环境发展的能力。为了更好地顺应环境,需要不断突破企业的边界。对于企业而言,有两个边界:生产边界和组织边界。前者指能够生产什么,在生产上能表现出怎样的差异;后者指企业可以采取怎样的方式去整合更多的资源。打破边界指的就是打破这两个边界。一个成功的企业能够做好边界管理,让自己和资源很快融合,让自己能够保住适应环境的力量。比如耐克,它自己不参与制造,但是它整合多种资源,整合市场、销售、品牌、传播,许多企业都在为它生产。重要的是判断自己组织的可能性和生产的可能性有多大,让自己的组织具有更强大的穿透力,使边界有更好的柔性和模糊性,以便适应巨大的环境变化。

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要顺应国家经济转型的大趋势,紧密把握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板块,积极找寻发展机遇,顺应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施工企业转型升级要紧紧抓住建筑行业生产方式和工程技术的变革、集成和创新等关键环节,努力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速度型向效益型、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通过形成“施工工业化”的产业链,实现施工企业由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型;打造以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于一体的产业链,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升级要延伸产业链、不断技术创新,借助投资业务带动市场地域和以绿色发展为中心,推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耗被动式建筑领域、海绵城市、综合管廊领域的开拓,带动业务模式(如PPP“公共私营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等)创新,带动业务规模的乘数效应,带动外部资源的引入,引领企业总承包业务的发展方向和业务结构转型调整。

7、培育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任何组织中,人的因素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建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有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做支撑。培育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加大人才招聘力度尤其对经营管理人才、项目经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科技人才的培育。二是建立高效灵活的用人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三是企业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人才放下担子,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四是企业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不为学历、认知能力、工龄、工作中的假动作和内部公关付酬”,加强;五是加强团队建设,创造在员工和团队都优秀的条件,包括学习条件、学习氛围。六是大胆探索科技成果商品化交易机制,不让人才吃亏;七是通过以创新绩效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良性发展局面,统一目标,追求团队永恒。

8、诚信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诚信,是企业的第二张“名片”,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反映了市场的基本逻辑,那就是必须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利己先利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只有守法诚信,遵守市场的逻辑,才会在市场中立足。诚信不仅提供了企业在市场中的“通行证”,同时也是企业的内生动力。只有诚信的企业,才不会去欺骗客户,也不会亏待员工;才会专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打造自己的品牌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等重大论断,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推动质量变革、增强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等重大命题。推动建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向生产方式要效率、向创新要动力、向品质要效益、向人才要活力、向诚信要品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面对经济新常态,深刻理解经营的本质,回归战略、价值链等问题的基本层面,不断开拓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思维、新路径,是保持企业持续领先的重要战略考量和道路选择。

9、结语

新常态下建筑业发展具有如下新特点:首先是发展增速放慢,企业追求规模效益的时代已经结束,市场回归理性,企业将面临诚信与严管新的考验;商业模式与服务内涵将逐步发生变化;建筑人力成本持续增高,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务将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

建筑施工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在进行企业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中,必须掌握企业的本质,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项目管理,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快人才队伍的培训,加强诚信体系建设,?通过价值链整合突破边界,成长为能够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并超越环境创造价值的企业。

参考文献

[1]杨宝明.突破重围-中国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新思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陈春花.经营的本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陈春花.回归基本层面-中国营销问题的思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陈春花.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成为价值型企业[M].北京:机械工业机械社会,2008.

[5]高建华.赢在顶层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张毅.2015.牢牢把握五个问题[J].国资报告,2015年(1).

[8]艾?里斯.杰克?特劳特.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9]王吉鹏.如何制定战略规划[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