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李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李思维

李思维

金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在新的发展常态下,城市的发展不断加速与转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就新常态下城市的发展规划进行探讨,在明确出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新空间

引言

新常态下,如何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实现城市的科学转型与升级,是摆在城市规划从业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规划在新常态下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还需从多个方面着手,拓展城市规划的新空间,促进城市规划的不断革新。鉴于此,本文就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新空间的拓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城市规划建设,推动我国城市的不断转型与升级。

1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遇到的冲击

1.1互联网时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着传播,网络成了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工具,在如此便捷的互联网时代下,城市的规划如何更好地与互联网时代进行结合,规避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风险与危机,成为了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面临的新冲击与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城市规划只有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机遇,才能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发展。

1.2产业结构转型

科学技术的更新促进了城市中各个行业的发展,使各个行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发生了改变,想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和完善,转变城市的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新型人才的帮助才能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变,当然,新型的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城市想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需要将国家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加强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教育,提升城市整体的科学技术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城市的各方面要求也有所提高,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更新和转型必然的发展趋势,是城市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3群众力量的增大

城市规划一般是由政府主导,在发展的过程中,一般群众的参与度是非常低的。如今网络信息发展让群众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更加密切,人们通过网络来关注城市的发展规划,对于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一些违反民意的问题进行检举,这都充分反映了群众力量的增大,所以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力量,采纳群众的意见,积极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之中。

2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拓展思路

2.1积极开发存量空间

有学者认为:存量空间的开发已经成为提升城市承载力的巨大“金矿”。因此,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新空间拓展,还应对准存量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首先,当前城市规划中,仍存在诸多工业仓储等低效用地,还需加强此类空间的二次开发,促进城市内部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其次,着力改善弱势群体居住空间,包括棚户区、城中村等。这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城市规划的引领,通过居住专项规划,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再次,在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依据人均用地不少于0.2m2的要求,分区、分级规划和改造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此外,还应着力加强历史文化遗址及地段的保护性更新,凸显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最后,还应以高铁、地铁建设等作为契机,积极拓展枢纽、站点空间。城市规划过程中,还应就交通方式的变化所引发的城市空间重组进行科学引导。

2.2着力开辟乡村空间

解决城市问题,关键在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城市规划新空间,可面向乡村拓展。一方面,应着力加强村镇布局与规划。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缩减,部分自然村难以避免地消失,因此,乡村还应在人口“有序收缩”的条件下达到综合、协调发展的目的,可借助于城乡规划的引领,加快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差异化的规划政策加以引导,促进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应加强区域总体规划。乡村发展仍有漫长的路要走,为此,针对乡村人口、空间引导必须依循其发展规律进行。结合乡村人口、发展各基本要素,加强乡村总体规划,促进区域发展,优化乡村聚落空间,促进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2.3将“互联网+”作为城市规划的新课题

中国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不仅对交通、城市功能以及基础设施,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模式已经逐渐渗入到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网购的快速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模式变革的同时,也在对城市关系以及城市网络进行重塑,“淘宝村”的出现就是具有特色的代表之一。交通不便、信息传输慢的一些地区,通过网络搭建的桥梁,实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全新城市规划类型,这是一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也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不仅仅可以丰富城市规划的内容,还能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数据分析,加大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力度,以此,加快城市规划的步伐,促进城市的转型,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奠定一定的基础。

2.4不断创建虚拟新空间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虚拟空间不断延伸和拓展,成为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的新空间。“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诸多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跨界思维的生长,体验式思维融入各个领域、每个细节之中,刺激了传统行业的升级与转型,引发了行业间边界的模糊。对于政府相关部门而言,也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着力拓展虚拟新空间,利用新兴科学技术引发城市规划的变革,转变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城市规划中,应树立时代精神,在规划方法、思路方面不断创新思维,可借助大数据技术、云平台等,构建起完善的城市规划网络,实现多规的有机融合、城乡规划的科学评估、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城市模型的构建研究、交通虚拟仿真与市民互动参与,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高效性。

2.5将绿色生态作为城市规划的新类型

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绿色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将绿色理念融入到每个规划设计中,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国家目前的发展要求。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首先要对城市的绿色生态园区进行合理的规划,找到比较适合的城市进行了绿色城市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内容有多,主要要考虑城市的空间规划,并且要了解城市的生态环境、气候特点、地势条件等,将这些因素与绿色城市的建设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高绿色城市的规划效率。

结语

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经济新常态迫使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城市规划的改革和创新也是必要的。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城市规划才能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后半段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与多学科的真诚合作。我们应该以快速的技术变革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共同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当然,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理想的规划精神。无论社会如何变迁,都是城市规划的理想精神在推动着我们前进,为城市更好的发展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李凯.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性及其制度矫正[J].低碳世界,2018(10):220-221.

[2]汪晓燕.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智能城市,2018,4(15):68-69.

[3]卢丹妮.论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决策探索(下),2018(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