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以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论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以及效果

窦勃

卢龙县医院,河北秦皇岛066400

摘要:目的:探究骨科下肢创伤的有效救治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实验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140例,将其按计算机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创伤性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获得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救治有效率高达95.7%,明显要更好于对照组的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损伤控制骨科的临床救治方法,对提高骨科下肢创伤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骨科;下肢创伤;损伤控制理论

引言

骨科是临床上一门不可或缺的科室,有着庞大的患者数量,而且大多数患者病情较重,骨科常见的多发病就是下肢创伤,而此类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的话,将直接致残甚至是死亡,时刻威胁患者生存质量。所以如何安全有效地救治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并且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成为当前临床上一大热点所在。为了寻求骨科下肢创伤患者的最佳救治方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140例,将其按计算机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有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18~78岁,平均48.2±3.6岁;治疗组患者有7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19~79岁,平均48.9±3.7岁。将以上临床资料做综合统计分析,得到差异检验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救治采用常规手术。实验组治疗采用三个阶段综合展开治疗,主要包括:一阶段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紧急的救治和处理,立即止住伤处的血,若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要立刻补充血容量,如有开放性骨折患者,必须立刻进行清创,若患者伤肢太过严重无法保留,必须立刻截肢;二阶段要确定好患者危重部位。根据对伤情的初步判断来找出患者受创的具体位置,并展开全面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是否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存在。之后积极纠正患者代谢酸中毒和低温等情况,如有必要进行呼吸支持;三阶段要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展开基础性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以及血流动力学等等,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下来后,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病情发展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安排好最佳手术时间。

1.3救治效果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治疗后的疼痛度评分。显效:患者通过治疗以后,患者的骨折部位处于正常愈合阶段,通过采用X射线等影像学辅助检查以后,患者的对位线愈合良好,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恢复,下肢能够进行常规的负重行走;有效:患者通过治疗以后,患者的骨折部位基本处于愈合阶段,通过采用X射线等影像学辅助检查以后,患者的对位线愈合较好,关节功能得到较好恢复,下肢基本能够活动。无效:上述无改善,甚至发生畸形、关节功能恢复差等特点。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为:SPSS17.0统计学软件;用[n(%)]和()分别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数据结果见:治疗组患者救治有效率高达95.7%,明显要更好于对照组的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科下肢创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为骨科下肢出现多发性损伤,由于患者受到创伤以后,患者会因为创伤面失血较大等,出现创伤性休克症状,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器官衰竭症状,例如肾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导致患者的内部器官等发生严重损伤,因此,为了能够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救治,相关的急救措施使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降低患者因失血过多、损伤面积较大而出现休克、死亡症状。所以一旦患者发生骨科创伤之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话,是会严重影响预后的,同时也有一定致残、致死的可能,让患者遭受重大打击。为了提高患者救治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就必须有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来救治患者。以往救治骨科下肢创伤患者的时候,都是采用常规救治方法的,但患者创伤的同时还会合并胸腹损伤等其他病症,会降低患者的耐受力,进而出现低温、代谢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将直接引起死亡,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临床疗效。控制骨科损伤的关键就在于控制骨科患者的损伤情况,尤其是在最终的手术方案还没有得到确立的时候,可以先进行紧急处理,在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之后再展开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手术负担,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率。本文实验数据就表明:在对治疗组患者经骨科损伤控制处理后,救治有效率高达95.7%,明显要更好于对照组的81.4%。可见通过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指导,对入院患者及时采取止血、抗感染等针对性处理,有利于稳定患者情况,避免手术给其造成的二次伤害,降低病死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在该院进行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救治的患者,将损伤控制理论应用到治疗中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效率,使患者的生存率和肢体康复程度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治疗理论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和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巩春山,靳春雷.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J].系统医学,2018,3(4):94-95,98.

[2]李建军,全海龙.探讨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5,28(35):104.

[3]田永新.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6):6.

[4]杨延焕.探讨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以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4):42.

[5]王政.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6):5-6.

[6]广清青.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9):144-145.

[7]巩春山,靳春雷.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J].系统医学,2018,3(4):94-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