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展示”教学模式研究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自主、探究、展示”教学模式研究初探

张雪东

张雪东(同江市第二中学黑龙江同江市156400)

21世纪,我国全面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在教育教学上,表现为中小学生强迫性学习,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课堂上淘气时“生龙活虎”,回答问题没有人吱声,课堂上听不到有关学习方面质疑的声音。基于这种原因,我们只有更新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突显学生的的自主学习行为,使全体学生的学习都能变得主动积极,并善于向全体同学表达自己的意愿,在生与生、师与生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与才干、提升能力,在探究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实践了“自主、探究、展示”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1.学生“自主、探究、展示”的方式、方法

1.1“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强迫式。对那些学习意识,甚至没有主动学习意识的学生、他们离开了教师的视线,根本不看书,老师发的学案第二天收上来上面的题的答案是空白一片。针对这种情况的学生,除了持续不断地做学生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外,需要在教师的看管下进行预习学案的做答,而且要求他们严格按照“预习课”六步进行自主预习,对程度差的班级可采用这种方法。

1.1.1自由式;对那些学习态度端正,能主动学习的学生,对学习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平时就具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可把预习学案事先发给学生,回到自己家按照“预习”六步进行完成。一般像“规律课”“反馈课”的预习学案都可以采用“自由式”自主学习法。

1.2“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自主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定义的给出规律的归纳都是通过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实验探究而获取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新的矛盾:学案中设计的预习问题,有些是需要通过实验探究而获得,做实验就需要有实验仪器,因此我们根据设计学案中的问题,依据个体学生自我需要(不包括回家自己能准备的),配给相应所需仪器,然后自己按要求探究,收获探究的结论。这种“自主式”探究法,适用简单的演示实验现象的观察及结论的得出。

1.2.1合作式;对于一此难度大、步骤复杂、仪器多、综合性强的实验靠个体式探究是不够的,他需要利用集体的智慧来完成。如,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在每一步的进行时,操作、观察金属与酸反应速率、记录都要同时进行,是不可分的三个方面。像这样的探究实验要采用“合作式”探究来完成。采用“合作式”探究时,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先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合理实验步骤,然后设计合理的记录表格,最后才能有序的动手实验。实验结束后,大家各抒己见,分析收获的成果,评估操作过程的科学性。

1.3“展示”学习的方式、方法;互动式。此方式的特点是讲解员把要展示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向其他学生试问并回答,通过生与生互问互答,把问题得到解决,而且会生成新的问题,收获新知,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思考分析问题的多方位性,调动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意识。在这种展示方式中,讲解员要尽量采用自荐式,每个小组不要只选择那些讲解能力强的学生,要让每个组员都有上前展示的机会,锻练、培养每一名组员的讲解能力,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组织能力。

1.3.1交流式;此方式的特点是讲解员把本组展示题的部分向全班同学展示,而此展示题的追问题及要求细则中问题,通过讲解员询问:我的讲解大家还有异议和补充吗?激发起全体同学的积极评价,在评价中引发各小组的强烈,从而使及易被学生忽略的学案中却是经过老师精心设计的追问、要求部分引发了全体同学的重视,从而成为交流的焦点,达到了老师预设的目的。在这种展示方式中,要求学生倾听要认真,要会评价讲解员的讲解,对讲解员的评价不能只单纯评价他的语言、语速及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按学案中的要求去讲解、讲清问题、是否把追问的问题向同学们展示,以使知识得到拓展与加深。

2.教师课堂“点拨”技巧

2.1追问式点拨。此方式的点拨主要适用于新知的拓展时使用。比如,在讲金属化学性质一节展示课时,学案中让学生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情况,实验结束后,学生都知道Mg、Zn、Fe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映生成H2,但同学们也知道实验室制取氢气只选择了Zn而不选择Mg、Fe,所以此刻教师在点拨上可采用“追问式”,师追问:Mg、Zn、Fe都能与稀硫酸反映生成氢气而实验室制取氢气问什么只选择了Zn而不选择Mg、Fe,这一追问激活了学生积极思维意识,纷纷发表见解,在同学们共同探讨下,使知识得以拓展。在采用这种方式时,追问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思考或交流来完成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一定要避免教师自问自答。

2.2抓关键词式点拨。此方式的点拨主要适用于纠偏时使用。比如,在酸、碱、盐“反馈学案”上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

B.若c、d是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b是酸则反应物c、d有一种一定是盐;

D.10ga和10gb反应生成c、d质量总和一定是20g。

大部分同学对这道题的选项是模糊的,这时教师在点拨技巧上可采取“抓关键词”式:引导学生找出理解中和反应的关键词是四字酸、碱、盐、水,但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中和反应,就不一定是酸和碱,然后让学生找出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让学生按这个思路分析下面三个答案,结果,同学们很快找到答案,然后提醒学生注意从关键词中领悟解题的不同方法和原理运用的关键点。

3.课堂教学效果

3.1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了对预习的态度。实现了对学习由不重视到重视的转变;由不愿写学案到认真看书写学案的转变;由不愿意上课到愿意上课的转变。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精读教材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升了学生自主分析、归纳解答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2唤醒了学生学习激情,改变了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变成课堂上的小主持人,学生勇敢表现,积极主动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尝试到参与和被赞赏的快乐,提升了展示课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奇迹般的达到了“大容量、快节奏、”教学的理想效果。

3.3强化了学生合作意识,改变了单一式学习局面。传统教学里,课堂上是自己学自己的,而今的课堂上,合作与交流是解决疑难,探究新知的最有效途径,通过一帮一使不同层次同学对知识都能达到全面掌握,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

3.4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通过对实验班学生成绩统计,班级的及格率,优生率较实验前比分别提高4-5个百分点,差生率下降5-6个百分点。

3.5实现了教师身份转换。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裁判者和主导者。教师是在课堂上的导师,而非绝对权威,起到对知识拓展、释难、纠偏、提升的作用。师生角色的转变消除了课堂上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可能出现的师生间的矛盾冲突,带来师生关系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