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效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效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杨宇宁

◆杨宇宁新疆伊犁霍城县65团学校825205

发散性思维也叫放射性思维,是指把已知的信息作为中心,然后经过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而牵连出许多变化的新型的信息,这些信息沿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角度向周边拓展延伸的思维方式。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必须先了解发散性思维产生的基础过程、活动规律及其特征。发散性思维是在问题提出以后,大脑受到该问题的刺激而产生的广泛的联想与想象,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一个最活跃的思维方式,它能演变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种思维越畅通、越深刻、越特殊、越独立、越迅速,表现出的创造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鼓励标新立异、畅所欲言

要想培养学生的这种发散性思维,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他们想说、敢说、敢于大胆质疑乃至异想天开,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千万不要扼制学生的这些活跃的思维,更不可框限他们新颖的思路,要让他们把想法和思路说出来。那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样的课堂之上,教师通过同学们五花八门的新思路,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而且还能连带出许许多多的其它知识,岂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课堂是多么活跃、生动而又充满着鲜活的新课改气息。同学们的思维往往也会给教师带来许多启示和点拨,这样的师生互动岂不是真正的师生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本来有限的思维空间扩大了不知多少倍,在这样的课堂上难道不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吗?例如,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有的学生说用面包,有的说用馒头,也有的说用淀粉。而对于实验条件的选择,有的同学加清水,有的选择加沸水,也有的放在37℃的恒温水中,还有的放在冰箱中,用来观察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消化情况。最后汇总交流每个同学的实验结果,从而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通过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并亲自动手,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引导学生冲破固定思维的牢笼

发散性思维首当其冲就得开放,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范围,是一种开放性、辐射性的思维。它必定要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教师先设计好的思路。那就好比一棵大树,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思维如果是树干,学生只能在树干的限制之中活动,这棵树永远只有树干。而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在树干的活动范围之中突然思路被激活,突然冒出新想法,所以这棵树就要生长出枝干,那么这棵树就要发新芽,那么这棵树不就有了新的生命力了吗?如果教学中经常鼓励这样的训练,那么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广、越来越活跃。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思维就会越来越灵活,再也不会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打破了封闭、狭窄的定向思维的樊笼。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搜集到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最后实现殊途同归甚至得到意外的见解和答案,岂不是一箭双雕、一石三鸟?在学习八年级“生物与环境”一章时,笔者给学生们提前布置了一项“认识猫头鹰”的课题,让学生去搜集有关猫头鹰的资料,写一篇关于猫头鹰的小论文。在后来讲到生态系统成分、食物链、食物网时,让学生们把他们所了解的猫头鹰的情况讲一讲,分析一下猫头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结果大家列举了有关猫头鹰的许多数据,如一只猫头鹰一年可捕食多少老鼠、一只老鼠一年消耗多少粮食、一只雌鼠一年繁殖多少子子孙孙等,从而了解到猫头鹰在控制鼠害方面的重要作用,消除了以往世俗中猫头鹰在人们心目中的不良印象,使学生真正正确认识了猫头鹰,大家谈得形象生动、真真切切。课堂上教师相当于一个主持人,而学生真正成了主体,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活动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训练一题多解

在习题训练或复习之中,要求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也是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最佳的方式与方法,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广泛性,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迁移能力和反应速度,有意识地使学生克服定向思维的束缚,开阔视野,使思维向不同的角度、方向辐射。例如,在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时,笔者给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李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明显的污迹,请你帮他想一个办法,判断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如何判断。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偶然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视野内的小污点出现,从而使问题的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包括目镜、物镜、载玻片、盖玻片或聚光镜。还有的同学分析,制作装片时可能带入了污物。由于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思维训练,可以使学生头脑灵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一个问题产生许多联想与想象,获得丰富多彩的结论或答案,同时又使学生比较透彻而又全面地掌握生物知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研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种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方式往往会形成连锁反应,不断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好象一石下水激起千万层涟漪一样;然后这些信息又相互补充、相互叠加,使发散性思维更加活跃起来,冲破传统的、陈旧的思路、套路的限制,营造出民主的课堂氛围;同时体现了现在教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生生平等的教改理念,也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是生物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开辟新的思维空间,研究新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畅所欲言、一题多解等发散性思维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的启示和思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